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对接京津:国家战略 山东机遇 德州先发

来源:大众网 作者:刘同江 编辑:redcloud 2015-10-15 09:27:24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
  
  今年7月召开的山东省委十届十二次会议确定,山东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精准有效的措施推动稳增长调结构,着重把握“四个关键环节”,努力实现八个方面新进展。围绕这个主题,10月12日,“新常态·新定位·新提升——第十一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大型采访活动在济南启动。活动将通过全国新媒体的视角,全方位展现山东在经济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迎难而上、改革创新的经验做法和成就亮点。
  
  10月7日起,大众网、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山东手机报、大众网官方微博、微信全平台推出系列文章——行稳致远在担当,围绕“一个定位,三个提升”,从项目园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开放型经济发展以及促进消费改善民生六个方面,宏观讲述山东“稳调”故事,全景呈现为“走在前列”而奏响的山东乐章。
  
  “行稳致远在担当”(30)
  
  对接京津:国家战略山东机遇德州先发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刘同江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位于首都北京和省会济南之间的德州,列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首次写入中央文件。国家战略、山东机遇、德州先发——位处鲁西北的德州,站到重大历史机遇的起跑线上,只有争先、奋力、创优、拼搏,才能实现自身跨越赶超,促进“四个全面”在山东的落实,不负中央的期望。
  
  13日,在德州市领导的介绍中,在参观齐河、禹城、陵城以及德州创梦空间的观感中,网络媒体山东行的成员对“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新战略、新机遇的感知,逐步清晰、深刻。
  
  对接协同发展的国家大战略,是德州的机遇,也是山东省的机遇。德州把打造协同发展示范区作为全市工作目标,其核心依托、关键触点就是被列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用该市领导的话说“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打造‘示范区’的牛鼻子”。德州过去虽也靠近京津,但难免遭遇“大树底下不长草”的效应,这次国家出台协同发展战略,更重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德州迎来了“大树底下好乘凉”的良机。而山东省委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对德州对接京津提出明确要求,并在酝酿出台含金量颇高的支持政策。毋庸讳言,山东东部与西部在发展上有差距。缩小差距,“四个全面”才能真正落实,走在前面也才能不会因“腿长腿短”而耽搁。山东为此制定了“一圈一带”等区域发展战略,这次支持德州对接京津,是推进全省协同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接协同发展的国家大战略,贵在全面创优。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在新常态下出台的国家战略,更重视质量效益,更重视全面协调,更重视可持续。只有按照稳增长、调结构战略部署去融入去对接,才不会跑偏。德州在这方面增强自觉,按照中央定位的“一区四基地”即建设京津冀产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优质农产品供应、劳动力输送基地和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来谋划工作,但又不限于此。他们要主动进击、拓展范围,为此,在围绕一区四基地组建5个推进小组后又加一个综合组,加强民生、社会领域的对接。用该市领导的话说就是,通过对接京津,倒逼政府创优环境、调优结构、改善生态,全面提升城市品位、水平,促进市内各方面协同发展,在新坐标上实现新提升。
  
  对接协同发展的国家大战略,重在实干争先。这一机遇并非德州独遇独有,纸上的利好也不会自动落地,只有实干在先,才可能走在前列。德州预先想到、争先发展,在京沪高铁刚刚通车、协同发展规划出台之前,就规划园区、搭建平台、对接央企、引资引智京津、合作建设“飞地”。网络媒体山东行成员采访的禹城、陵城、齐河、经济技术开发区,都与京津冀有密切合作,有大量的京津项目、京津人才、京津因素。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后,德州更是劲足势壮地甩开膀子,组建专门机构,出台7个文件,细化工作目标,发起北接京津、南融省会的攻坚战、持久战。工作细到啥程度?围绕建设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建几个农贸批发市场、绿色食品产地占比到什么标准,都有明确的任务书和时间表。靠实干、大干、巧干,德州力争到“十三五”成为山东省对接京津的桥头堡,京津特大城市群的南部明珠。
  
  心中有梦,脚下有路,先发敢闯。当德州搭乘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列车跨越前进,山东必定会更幸福美好、更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