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山西开启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新时代 重现大河旖旎风光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段伟华 范珍 编辑:redcloud 2015-09-10 15:38:45
时刻新闻
—分享—

  汾河,母亲河。出管涔,入黄河,奔腾千里,滋润良田万顷,孕育数千年灿烂文明,养育桑梓无数。她如生命似血液,贯穿了山西的发展轨迹,见证了三晋儿女的奋斗历程。

  汾河,伤痛河。河床涸,黄沙显,沧桑几度,但见两岸高楼起,却是鱼鸟常别离,旖旎风光难觅。她时而安详时而愤怒,古往今来频频发出警告,傍水而居必须懂得和谐之道。

  经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破坏和过度开发利用,汾河流域生态已十分脆弱。省委、省政府深知,水已是山西发展的掣肘之患。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系统推进水土保持、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等工作,做好兴水增绿这篇大文章。王儒林书记多次强调,要综合施策,下大力气从根本上解决这个制约山西发展的问题。李小鹏省长多次就汾河流域生态问题调研、部署,指出山西治水必先治汾。楼阳生、郭迎光等省领导也就此做了专题调研。

  该如何面对汾河之痛,该如何疗治汾河之伤?我省今年7月印发《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纲要(2015-2030)》已经给出答案:必须重现汾河旖旎风光,让她成为三晋大地的“生态长廊”“宜居长廊”和“富民长廊”。由此,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生态化、全流域、系统性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在三晋大地拉开了帷幕。

  汾河之殇

  明清以来,汾河流域人口剧增,竭泽屯田,汾河的命运急转直下;而当代工业文明既带来了经济的飞跃,也为汾河再添新伤

  山西曾有千泉之省美誉,湖泊沼泽遍布胜似今日江南。汉代可溯汾而上,“泛楼船”“扬素波”,汾水何其壮阔。盛唐之际,汾河仍漕运繁忙,有万舟竞发的盛景。宋太宗赵光义曾引汾水淹晋阳取得军事胜利,可以想象彼时的汾河水量是多么惊人。

  进入明清,山西经济迎来一个历史高峰,而汾河却因此走上伤痛之旅。明朝在汾河上游设九大军事重镇,泄水垦荒,伐木屯植,山西人口超越陕、豫总和,突破400万人。清光绪,山西人口增至1643万人,泄湖造田也达到了最高峰,总计耕地面积几乎与今天的总量接近,达到5000万亩之巨,而泽国水乡与山西渐行渐远,几成追忆。

  无节制开发换来的不只是经济繁荣和人口激增,自然无情的报复也相伴而至:明清两代汾河因人为破坏而变得旱涝无定。据历史记载,明代汾河流域平均4年就要经历一次洪水,清代则增至两三年一次。而且,旱灾也开始频繁光顾,唐宋至辽金元时期42年才发生一次大旱,明清时期则频繁至4年一次。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旱涝无常的汾河,山西不得不踏上持续不断的治汾之路。疏河道,固堤坝;治污染,兴水利;引客水,复清流……母亲河终于恢复了些许慈祥,但流域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加却又让生态环境面临新的挑战:

  2004年之前的30余年中,太原盆地地下水位埋深由7.6米下降至89米,下降幅度81.4米。

  实测水文资料显示,1956年-1979年,汾河平均地表径流量为26.5亿立方米,1980年-2000年平均值降为17.4亿立方米,2001年-2013年则低至13.3亿立方米。

  流域内现有森林面积618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仅为15.7%。植被覆盖不够留不住降水,也就没有了常年流水的溪流。

  流域内湖泊大多已经消失,汾河河道从宽2公里-3公里压缩至250米-300米。这不仅减弱了河流的蓄洪能力,而且降低了河流对地下水的补给。

  ……

  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减少,水域面积萎缩和工业污染加剧,一组组数据触目惊心,诉说着汾河之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不断治理,使汾河不再肆虐无常,但她的面貌却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造血”功能仍未恢复,山西缺水的格局依然。

  在不断反思和不断治理中,山西也渐渐明白必须与汾河和谐相处的道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强调要遵循自然规律,统筹自然生态多种要素,协调解决复杂水问题。今年,我省因势利导制订了《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纲要(2015-2030)》,省委、省政府下定决心,调动全省力量修复汾河生态,誓要治理汾河之殇。

  治汾之路

  面对遍体鳞伤的汾河,山西不得不展开艰苦卓绝的治汾之战;前期治理注重保障供水,后期则逐步向生态化治理转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规模、成体系的汾河治理已经有4次。

  前三次,兴修水库保障发展用水之需要,疏渠筑堤完善防洪体系:上世纪50年代,建设汾河、文峪河等大中型水库,建成文峪河、潇河等大型灌区,中下游农业用水有了基本保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成汾河一、二、三坝,并且在流域内打井抗旱、开发地下水、新建淤地坝,水利开发与洪灾治理并举;1998年,我省再次大规模修建堤防,完成中下游800公里堤防新建和加固工程,对上游81公里河道进行治理,汾河干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防洪体系。2008年开始实施的“千里汾河清水复流工程”则是第四次治理,通过调引黄河、沁河等客水补给汾河,结束了汾河河道断流的历史。

  为换回汾河往日容颜,山西在所不惜,全力以赴。大规模关停上游煤矿,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源头泉水四季喷涌,往日胜景重现;引黄水源源不断汇入汾河,水量充足、清流直下,两岸渐渐生机盎然。如果说前三次治理重在加固河道和水资源开发,那么第四次就是用水与治水并重,逐步向生态化治理转型。  引来充足的水源,不仅要复流地上水,更要补充地下水。通过地质下渗,汾河二库平均每年补充地下水3000多万立方米,使兰村泉域地下水位抬升了8米至9米,下游清徐县平泉村断流10年的泉眼已经复流。去年,我省加大汾河向晋祠泉域的补水力度,通过工程措施使二库蓄水位抬高5米之多,对地下水的补给进一步增强,三晋名泉晋祠泉域复流指日可待。

  大面积建湿地,让汾河水质逐日改善,鱼鸟源源不断在此安家。汾河中下游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卫浩介绍:“中下游沿线已经建成堤内湿地6个,面积57.73万平方米。”各处湿地相继建成后,有效改善了河流水质,每年都吸引大批过冬候鸟在此驻留。汾河“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自然生态格局正在逐步恢复,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的目标初步实现。他介绍,湿地还将继续建设,将来会有60多个湿地出现在汾河滩涂。

  除湿地建设外,我省对汾河中下游还开展了河道疏浚整治,入黄口段堤防下延,汾河兰村至柴村桥段整治,汾河堤路林建设,汾河二、三坝水闸库区扩容清淤等工程。通过各项工程和生物治理措施,汾河中下游段河道过流能力明显提升,两岸堤坡更加稳定,防汛抢险通道连贯畅通,汾河中下游整体堤防体系得以完善。汾河中下游全河段防洪减灾和供水保障能力的极大提升,为我省汾河中下游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百姓之愿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忽视生态的经济发展换不来幸福感;治理母亲河靓丽全山西,这是三晋儿女共同的期盼

  管涔之山,汾水出焉。宁武县管涔山以雷鸣寺泉为代表的众多山泉形成汾河源头。大自然不仅赋予宁武灵山秀水,也赋予它丰富的煤炭资源。全县曾经密布着200多座煤矿,汾河源头因此而水缺山残。县财政收入95%与煤有关,而采煤100%会破坏水源,面对满目疮痍的汾河源该如何决断?过去的无奈选择是经济,而现在的坚定选择是生态。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就是百姓之愿!十几年来,宁武煤矿从200多座压减至4座,每年因此减收20多亿元;“树上山、粮下川、人出山、畜进圈”,治理河滩4.3万亩,栽植水土保持林33万亩,源头水土面貌有了根本好转;既有生态效益又有富民产业,发展经济林每亩为农民增收千余元,开发源头旅游业让周边群众收益实现稳定增长。

  如今的汾河源头景区山清水秀、游人如织,成了周边农民的摇钱树。景区不远处的石窑沟村农民陈寿平,每年旅游旺季仅销售土特产的收入就有五六千元。用他的话说:“祖祖辈辈守着汾河源,现在才真正尝到靠水吃水的甜头。”

  距源头不到20公里有一个治汾史上不得不提的村庄——头马营村。此处,引黄南干线以12立方米/秒的流量汇入,巨大的水流让汾河顿显大河雄姿。“上游河面不到10米,而由此往下81公里河面宽度可达百米之宽”,汾河上游水务管理站站长库占福几乎每天都要巡河一次,每到此处总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激动。

  为使黄河水安全入汾,我省对头马营以下81公里河道进行了大规模综合治理:加固堤防102公里,新修排水涵洞53座,滚水坝5座,农用桥10座,新植防护林带496公顷,主河道整治71.4公里。

  宁武县石家庄村就在这一河段,村民冯卯玉说:“河面宽了,交通好了,这样的治理老百姓喜欢。”他指着一座锈迹斑斑的吊桥解释,不到两米宽、只能步行,那就是过去连接两岸的通道。遇到搬运大件物品,只能从河道穿过,被河水冲走的事常有发生。汾河上游81公里河道治理后,沿线新修的10座农用桥让两岸农民告别了延续千年涉险渡河历史。

  一路安澜,汾河结束上游之旅进入太原境内,经汾河水库、汾河二库蓄水调洪成为省城太原的供水命脉。汾河二库管理局局长周永红介绍:“二库2007年交付使用,总库容1.33亿立方米,使太原城区防洪标准从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仅2008年以来,二库为下游平均每年调蓄下泄水量达2.12亿立方米,至今已向下游供水1300多天。”

  太原兰村,二库开闸放水的第一站。河道中央的鱼嘴坝将汾河一分为二,东干渠满足太钢等大型企业用水,西干渠满足西山和晋源供水。因为充足的水,太原有了近20公里长的滨河公园,有了西山面积万亩的生态公园,有了常年不断流的环城水系……2500年历史名城因水而灵动。太原市民王随德如是说:“治理一条河,靓丽一座城。”其实,沿河每一座城市的居民都有和他一样的期盼。

  修复之举

  重现汾河旖旎风光,是必行之举是可行之举;山西治汾史翻开生态化、全流域、系统性治理的新篇章,她将成为“生态长廊”“宜居长廊”“富民长廊”

  借助客水,汾河汤汤南流,基本告别断流历史,但与上世纪50年代的大河风光相比仍相差甚远。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自身造血功能并未完全恢复。对此,本届省委、省政府有着清醒的认识。

  重现汾河旖旎风光必行!数千年来,母亲河已经付出太多,承载太重,流域生态已经十分脆弱。不抓紧修复,流域内八大名泉很可能彻底破坏,晋祠泉、兰村泉、古堆泉等千古名泉将失去复流的机会,这将成为山西人民永远的遗憾。更重要的是,她对山西举足轻重。汾河蜿蜒700余公里,途经6市27县区,直达黄河。两岸生活着1390多万人口,全省43%的GDP由汾河流域提供,域内粮食产量占到全省近四成。现实告诉我们,不能再走边利用、边破坏、边治理的老路,汾河生态需要进行系统性修复。

  重现汾河旖旎风光可行!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的同时实现生态修复,最难的是水,最缺的是水。所幸,我省地表水替代工程——“大水网”建设已经先期开工,其中有五项工程向汾河流域供水。万家寨南干线、禹门口提水、和川引沁入汾三项工程已经建成,而中部引黄和东山供水工程则在加快推进。目前,12000名建设者夜以继日奋战在“大水网”一线,“五水济汾”格局有望两年基本形成。以上“五水”年最大供水能力可达到12.3亿立方米,已接近汾河流域近10年年均水资源的1/2,修复汾河流域生态有水可用。

  一场前所未有的汾河修复工程铺开,一件功在千秋的伟业启幕。今年7月11日,《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纲要(2015-2030)》印发,汾河翻开了生态化、全流域、系统性治理的新篇章。

  水利厅厅长潘军峰用“治汾六策”解读《纲要》的精髓。一是科学配置水土资源,节水优先,高效利用,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二是实施“五水济汾”,增加汾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保障修复流域生态有水可用;三是充分利用洪水资源,恢复水域,重建水系;四是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强化地下水系的保护;五是建立河源和泉源保护区,恢复植被,有效涵养水源;六是控制污水排放,加强污染防治,实现污水资源化。

  他说:“各项治理措施的核心一是地下水位的恢复。地下水位恢复了,‘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地下水位恢复了,小河有水大河溢,汾河才能重现大河风光。二是植被的恢复。有了植被,才有溪流。”因此,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一方面要严格限制地下水开采,另一方面要多渠道补充地表水。通过少采一些,多补一些,用10到15年的时间把地下水补回来,把高山大川的森林植被恢复起来。

  利用洪水资源重建水系则是本次治理一大亮点。“要改变以往一遇洪水就排洪、泄洪的做法,真正把洪水视为资源,留下来、用起来”,潘军峰说:“同时,还要在汾河干流两侧建设高效节水的设施农业。通过汾河水系重建,实现农牧渔业结构调整,完成生态系统重建。”

  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还有一核心任务就是依法划定各支流源头岩溶大泉源头保护区,开展河源和泉源的“两源”保护,通过在流域内恢复森林植被,形成高郁闭度森林覆盖,有效涵养水源。

  汾河全流域治理的一个重点区域是太原市,汾河污水的2/3来自太原,来自于太原市的9条河流和晋中市的太榆退水渠。“十河不治,汾河难清”,汾河治污迫在眉睫。

  总之,这将是一项生态化、全流域、系统性的综合工程。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与保护是主线,“增水、添绿、节水、治污”是手段,治理内容涉及土、水、林、城、环保、煤炭等多个领域。因此,它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和长期性的任务。我省将用15年左右的时间实施这项规划,在流域内重现山水相依、林泉相伴、河湖相映、溪水长流、湖光山色的田园风光,使汾河水系重现河畅泉涌、碧波荡漾、鱼鸟翱翔的大河风光,将汾河建设成为三晋腹地植被葱郁、水流清澈的“生态长廊”、适宜人类生活的“宜居长廊”和经济发展的“富民长廊”。(记者 段伟华 范珍)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