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最后的胜利】91岁老兵吴介凡:眉心弹片是我终生的军功章

来源:红网 作者:陈登辉 编辑:曾小颖 实习生 吴若兰 2015-08-20 14:25:56
时刻新闻
—分享—

回忆起70多年前的峥嵘岁月,吴介凡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红网长沙县站8月20日讯(分站记者 陈登辉)70多年前的湘北一山村,黎明静悄悄。驻扎在这里的国军37军140师419团1营3连的官兵们,却难以入眠。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报告,我们被日军包围了。”“通知兄弟们,准备突围!”
  
  一声令下,班长吴介凡迅速带领战士们做好作战准备。日军火力很猛,他们只能用土炮进攻,经过几个小时的激烈战斗,突围即将成功,“突然一颗炮弹飞来,我就不省人事了,经过抢救捡回一条命,现在眉心里还有一块弹片,这是我一辈子的军功章。”今年91岁的吴介凡身体硬朗,回忆起70多年前的峥嵘岁月,他精神矍铄。
  
  离开妻儿,代兄从军打日寇
  
  吴介凡,1924年生于长沙县金井镇观佳村的农民家庭。家中兄妹七人,他排行第二,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弟弟。
  
  1942年,日军在湖南肆虐。当时,发源于湘军,参加过淞沪大战,在湖南江西等地恶战多次的国军37军,正驻扎在金井一带,由于部队人数不够,家家户户都要出壮丁。
  
  “兄弟3个抽1个,当年家里穷,我大哥是木匠,有一技之长,我就决定代他从军,当兵抗日。”抛下了家中的妻子和仅几个月大的孩子,18岁的吴介凡成了一名步兵。在部队,他一直用大哥的名字,叫吴海凡。据吴老回忆,当时金井一共去了三人,还有两人是林东禄和杨赠科。
  
  进入部队条件艰苦,刚开始几乎没有什么装备和训练,也没有棉衣御寒。吃菜经常连盐都没有,都是水煮,常常吃不饱。那时吴介凡什么都不会,只能做弹药兵,背负400发机枪弹和2个手榴弹。
  
  入伍不久,他们部队就在衡阳地区的一座山上与日军相遇,“第一轮飞机轰炸,第二轮炮轰,第三轮冲锋,我背着弹药跟随一挺轻机枪,连鬼子的黄呢子衣服和背上的'红粑粑'都看得清清楚楚”。
  
  勤学苦练,轻重机枪指哪打哪
  
  1945年初,吴介凡开始接受训练,学会了轻机枪、步枪、重机枪、60炮。“当时重机枪最拿手,指哪打哪,而且要点射就点射,要连发就连发,绝不多打一颗子弹,没办法,弹药太紧张。”吴介凡说,凭借天资聪颖、记性极好,经过不断地努力和学习,他当上了班长。
  
  作为班长,他牢记职责和使命,并深深地刻在了大脑里,至今都仍能一字不落、快速背出来:“班长平时训练本班士兵,须周密解说,任勤职守,奋发真情,以优越之能力,强健的体魄,严谨温和之性情,为士兵之表率,战时为士兵的先导者,应挺胸而出,尤其以勇敢的动作,沉着之处之,切实掌握本班,以收杀敌治国之效。”
  
  如今,吴老还能清楚记得部队番号为37军140师419团1营3连,长官依次为:军长罗奇、师长毛定生、团长陈伯超、营长郭光成(音)、连长:毛玉(音)。
  
  “营长带兵十分严厉,坚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据吴介凡老人回忆,有士兵因吃不饱饭,肚子实在饿得不行,便挖老百姓种在地里的红薯,营长得知,不由分说,痛抽了那些士兵。
  
  在经历了长沙保卫战、常德保卫战、衡阳保卫战后,1945年吴介凡随部队到江西对日作战,一直在追击和消灭败退的日军,追到江西吉安时日军宣布投降,部队收拢到南昌又转到江苏镇江并整编。后来,吴介凡因不愿参加内战且挂念家中父母、妻儿,于1949年5月从湖北宜昌归家。
  
  晚年幸福,训练细节今犹记
  
  现在,吴老全家已搬迁至金井镇拔茅田村口上屋组,他和晚辈们一起生活,其乐融融。
  
  7年的部队生活,磨练了他坚强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除了有些耳背,他思路清晰,对战时的经历记忆犹新,射击、卧倒这些训练细节,他至今仍能标准示范。他笑着说,他的步枪号码是1290,“是外国造的,汉阳造的枪太差,不好用。”
  
  据他的儿子介绍,吴介凡老人打草鞋的技术十分精湛,仅用脚趾头便可快速完成整个过程,令人赞叹。可惜现在年事已高,手脚不如以前灵活,无法演示。
  
  吴老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每天清晨都是家中第一个起床的,散步、晨练、打太极,偶尔唱唱战时流传的歌曲、民间歌曲如《香山记》,经常打麻将、扑克等,待人也十分温和友善,周围邻居都很敬重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