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周东飞:评论坚守的是思想,改变的是技术

来源:红网 作者:周东飞 编辑:刘艳秋 2015-08-17 17:16:27
时刻新闻
—分享—

长江新闻 周东飞

(长江新闻 周东飞)


  (编者按:2015年8月8日上午,红辣椒时评研讨会围绕“媒体转型期的评论该何去何从”主题,各位评委与来自中央、各省市近60家媒体评论员,以及各行业时评爱好者,就网络评论如何顺势发展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本文系供职于长江新闻的周东飞老师的发言。)
  
  大家好,我是长江新闻的周东飞,长江新闻是一个筹办当中的自媒体机构,希望大家关注。今天会议要讨论的是这个媒体转型期的评论,我想就这个问题说一下我的看法,评论的坚守跟改变。
  
  我想说在媒体的转型期,评论它应该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坚守有所改变,那么坚守我就不再详细说了,刚才很多老师都已经说的很多很详细。我觉得一个坚守,也就是一个思想内核的坚守,我们评论的灵魂应该就是他的思想内核,我主要说一说改变吧。
  
  我觉得评论在媒体转型期的改变应该是有三个改变:
  
  第一个改变是表达风格的改变,评论的表达风格应该说是多种多样的,有严肃的、典雅的,也有戏谑的、轻松的,我说的表达风格的改变不仅仅是上面垫底的这些类型,我想说的是它应该适应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某些特点做出改变。我们以前说到这个纸媒评论和这个网络评论的差别,喜欢批评网络评论,说他是标题党,这样一个批评有没有它合理的成分?当然,如果说一个评论它只有标题很抓人,当我们读到正文的时候会发现什么也没说或者说大失所望,那我们会说这是标题党。
  
  但是反过来说,如果一个评论的标题很抓人,同时它的内容也很抓人,他的逻辑也很抓人,那我们还该不该说他是标题党?我觉得不应该说他是标题党了,因为一篇好的评论他的标题是必须的,所以说,不能说我们按照移动互联网的逻辑,或者互联网的逻辑,来修改了评论的标题让他更易于传播,他就是标题党,从这个层面出发,我觉得评论它的风格是可以改变的,而不是说一成不变,那种典雅的深入式的评论,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同样还是受欢迎的,这点我想大家都看得出来,同时那些天真的、适应网络传播的评论,它也是需要的,这是表达风格的变化跟升级。
  
  第二个层面的变化是技术工具的变化跟升级,说到技术工具,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评论还谈什么技术工具,评论当然要谈技术工具,我记得去年,也是红网红辣椒评论研讨会的时候,讨论的是大数据时代评论的应对,我刚翻了一下这本《时评之道》,里面大家的发言都历历在目,大家下去还可以再翻一下,就是我们对大数据的态度,当然各有各的态度,有人说这个大数据就是个大忽悠大陷阱,我们评论没有必要去关心这些东西,评论就做好评论的事,大数据是大数据的事,我还坚持我去年的观点,就是大数据对评论来说是福音而不是什么不好的消息。
  
  因为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我们的评论在技术上有多大的进步,你会说他不就是文字吗?评论还能玩出什么花吗?其实刚才郑老师已经说了评论可以玩出很多花,你可以有音频的评论,可以有视频的评论甚至是图片参与的评论,其实现在我们说媒体的转型它不仅仅是新闻的转型,新闻本身的转型已经有很多可以供我们评论来借鉴的东西,比如说我们最初的新闻就是靠记者,我们所谓的文字记者就是拿着一只笔然后写500字写1000字这就是新闻,图片记者拍个照片发表在报纸上这就是新闻。
  
  现在的新闻探索有很多,其中有一个说法叫数据新闻,还有关于新闻的可视化,这样的探索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已经走得很远,那么我们的评论能不能借鉴这些提法,有没有可能搞一种数据评论,或者是评论的可视化。说到这大家可能有点不以为然,你刚才说了评论的内核就是它的思想,聊这些东西干嘛,我觉得是有可能的。可不可以搞数据评论,其实可以的。
  
  我们说我们做价值的判断,我们拿什么做事实的判断?我们在评论当中也可以引用数据拿来当论据,我们的事实论据就是记者写好的那个新闻,来抄一段就是事实论据,然后我们就从网上抄一段,说一些这个一百啊一千啊这样的数据,作为我们数据方面的论据,我觉得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处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的评论人为什么就不能够成为数据的挖掘者,数据的分析者,数据的呈现者,谁给我们划定了不能进入这一领域的界限吗?没有人,那我们为什么就不能进入这样一个领域呢?现在都说一个合格的新闻人首先它是一个记者,其次它是一个平面设计师,第三它是一个程序员。那按这样的说法,我们评论人是不是首先他要是一个合格的评论人,其次他要是个平面设计师,最后他还要是一个程序员?不能说这种理念走得太远,如果说媒体转型带来评论转型的话,这个层面应该是技术工具的升级。
  
  那么第三个层面我觉得应该是展示平台的升级。展示平台的升级很好理解,1.0版的展示平台是纸媒都市报,这个都市报带来的评论的繁荣;2.0版的展示平台就是pc、网络;3.0版的展示平台应该是移动端,我相信这个也没有什么好争议的。因为大家现在看新闻、评论等都是在手机上,原来在PC网络时代我们说人人都是记者,因为人人都有麦克风,现在我们说人人都是编辑,你看你每天得到的大量资讯都是从哪里来的,朋友圈里来的,那谁是你的编辑,你的朋友就是你的编辑,其实你天天在分享一条评论一个资讯的时候,你就在给别人当编辑。
  
  我们在这样一个人人都是编辑的时代,我们的评论肯定要考虑平台方面的升级,我们写评论原来说按照纸媒的评论来生产,我们就是把自己定位成启蒙者,超脱于草根之上的精英,这是我们对自己的定位。那么到了PC互联网时代,其实我觉得红辣椒评论其实就是一个PC网络时代诞生的很好的一个典范,可以说草根跟精英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所以会有这种草根化的意见表达平台。
  
  那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是怎样的一个平台,我觉得长江新闻愿意在这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不是说我们长江新闻做这样的一个APP就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们会有一些很新的理念,很新的尝试,比如说评论员是不是一定要到长江新闻去他才是长江新闻的评论员?这个不一定,大家如果自己手里怀金抱玉,有真家伙,我们欢迎大家以虚拟员工的方式来参与我们的评论生产,同时我们说PGC也好,UGC也好,我们评论在3.0版的移动平台上到底应该如何呈现,我们希望可以作为一个评论人的发表展示的平台,我们的评论的版块,可以作为你的内容变现的一个阵地,至于说具体怎么办怎么做说起来不确定,大家如果有兴趣,下去之后,可以跟我交流,也可以跟我们的老板杨耕身交流,我就说这么多,谢谢。
  
  文/周东飞
  
  (本文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