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璀璨耀星城、精英荟萃相“论剑”。8月7日,我应邀参加“2014年红辣椒评论佳作颁奖暨第十届全国时评研讨会”,这也是我平生首次参加全国性时评研讨盛会,不免有些忐忑不安,但又热切盼望着与全国大师、大家、大侠聚会,聆听思想观点碰撞的火花,想来定是那么的解渴。
提及湖南,那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乡,在我的记忆深处,一部战争影片中的镜头至今记忆犹新——屋外,炮声隆隆,屋内,毛泽东一边手持书卷,一边踱步思索,当他抬起头来,镜头对准了门框上一串红辣椒,毛泽东上前摘一个吃起来,连声说“好!好!……”他说的这个“好”,不知道是红辣椒辣得好,还是外面的仗打得好,也许红辣椒的“辣”给了他“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灵感吧。从那时起,我知道了湖南人与红辣椒有着不解情结。
湖南人对辣椒可谓是一往情深。待我们一切按照活动要求安顿好,就在一次餐饮中,红网副总编杨国炜招呼大家尝一下长沙特色龙虾。刚入嘴,一个字,“辣”,舌头与嘴唇直打索,竟然不知道第一只辣虾是怎么下肚的。而第二只早已让我失去了味觉。
“辣,就辣出一身汗来!”坐在我对面的杨总似乎给了这道菜,抑或湘菜一句经典评价。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在我看来,辣而有味,湖南人辣出了名堂。正如红辣椒评论一样,从青涩无味到串红香辣,十多年来,红辣椒评论曾获“第17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新闻名专栏奖”、“首届中国新锐媒体评论年度媒体奖”,4度获得“年度中国网站品牌栏目奖”,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转载率最高的网络评论品牌。
然而,“红辣椒”远不止获得了金杯银杯。几年来,全国各地草根作者通过红网发表稿件,表达自己的思想,可以说,“红辣椒”不仅为草根们提供了平台,使得作品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表达和传播,也为草根们提供了向大师、大家、大牛们学习交流的好机会,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马少华所言,红辣椒评论在于写作群体的网络交往和写作经验的网络交流,赢得了广大评论作者的口碑,这就是“红辣椒”为中国当代评论界贡献的价值。显然,“红辣椒”真正辣出了味,辣出了名堂。
一个有辣味的品牌着实香漂万里。这不,就在8日的红辣椒时评研讨会上,全国著名时评家、杂文家刘洪波,独立学者、著名时评家童大焕,学者、杂文家魏剑美,著名时评家杨耕身、曹林、郑根岭、慕毅飞、王学进,以及全国媒体评论负责人共80多人,汇聚一堂,共话媒体转型时评何去何从。观点碰撞,思想火花,辣味十足。时代转型了,时评如何面对,长江新闻总编先声夺人,他表示,评论不变,变的是表达更专业。“一石激起千层浪”,杂文家、《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刘洪波更是一语惊人,“技术的发展让草根时代到来。”而中国青年报社论部主任曹林颇具慧眼,认为评论作为一种文体不能变,还是用事实和逻辑来讲理。话音刚落,当今国内最活跃的时评人之一童大焕则是一针见血说,转型时代,媒体有困境,但表达没有困境、没有禁忌,只是技术的问题。狭路相逢勇者胜。
思想的火花、智慧的结晶,着实让在座每位与会者都觉得得过瘾。三天盛会,这个最辣的议程给我留下了最深刻印象,也给了我诸多启发。
文/吴忠祥
辣,就辣出一身汗来!
来源:红网
作者:吴忠祥
编辑:夏熊飞
2015-08-16 00:01:23
时刻新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