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解码“湖南好人”重铸改革利器

来源:红网 作者:吕高安 编辑:夏熊飞 2015-07-09 17:00:14
时刻新闻
—分享—

  最近,湖南卫视推出的“湖南好人”1-6集专题报道,令人感动。改革开放之初,龙秋生、屈家海、吴官林、黄有为、覃正彦、阳花萼,这6个郡县“一线总指挥”,以超前的眼光,超然的胆识,超伦的政绩,谱写了80版的“三严三实”方法论。
  
  一是好人尚“公”。百废待兴时,这些县委书记、县长都是大公无私谋改革,千方百计求民生。80年代初的干部大调整时,茶陵县委书记龙秋生明知将屈降副职,他不但自己处之泰然,反而做别人工作,该县委班子由15人精简到9人,乡镇、科局班子被调整70多人,茶陵县机构改革竟然出奇地平稳顺当。其时,茶陵遭受特大洪灾,龙秋生调动千军万马,保质保安地维修好东坑大型水库,不但战胜了洪灾,而且实现了增产,将一个好摊子交给新班子。一个“维持会”,一年内能做出如此优异政绩,龙秋生及其伙伴没有别的秘诀,“人到无私鬼都怕”。
  
  二是好人尚“真”。探索真理、坚持真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德,张闻天、彭德怀为此牺牲了政治生命。搞改革就是“违规”,违的是传统思想传统势力的“规”,势必冒险。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有些领域“左倾”思想严重,很多东西不太明朗。6个县官几乎都遇到改革的风险,但他们忠实地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政治遗产,义无反顾前行,谱写了又一曲实事求是的真理之歌。
  
  譬如,面对“林业放开,斧斤入山”的政策,面对梅坪乡农民越级告状,面对“犯上”的帽子,面对撤掉县委书记的危险,屈家海认准一个“真理”:山林收归集体管理,保护森林,严控木材出山。如果没有他的蛮劲,绥宁这片神奇的绿洲恐怕早已消失,更无可能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与此同时,为百姓争饭碗的覃正彦更悬:1962年,石门县委书记覃正彦就“狗胆包天”在辖区搞起包产到户,群众生活改善了,自己却被打成走资派,被撤职下放劳动;1973年,他执掌西洞庭农场时搞改革八条,职工收入增加,自己却遭到造反派围攻;1980年,覃正彦任桃源县委书记,旗帜鲜明地支持偷偷搞包产到户的菖蒲公社,为桃源县建成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打下雄厚基础。历史已经证明,覃正彦霸蛮有功,较“真”有理。
  
  三是好人尚“远”。仁人志士,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贵的是长远眼光,在别人走一步看一步甚至走一步退一步时,他走一步看十步。如果没有吴官林、黄有为这样的仁人志士冒着丢官进班房的风险,保护了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哪有4A级景区凤凰古城,以及五A级景区、首批中国地质公园张家界这两张旅游名片。回想1986年,凤凰街上还没有一个真正游客时,吴官林那双深邃锐利的眼睛,看到了凤凰的明天,他签发了最严护城布告,义正而艰难地紧急刹住了弥漫古城的拆旧楼、建洋楼之风。在每年游客不足200人时,他说服每一个县委常委,每年拿出100万元,“抢救性”修复古城每一处名胜古迹。由此,使沈从文、熊希龄故居,使整个古城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并日益焕发生机。同时,他锐意创新,砍掉严重亏损的氮肥厂;投入800万元在古城上游修建上规模的水库,以供景区沱江蓄水;在全县率先取消生猪派购和粮食统销。一系列配套的改革举措,赢来了当时全省第一个亿元县,静候千年的凤凰古城被吴官林激活。
  
  1980年,置身于桂林山水,县委书记黄有为看到了大庸县脱贫致富的“密码”:必须保护和开发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石一崖。他顶着三级干部中百分之七八十反对的压力,毅然决定旅游兴县,带领村民和土专家,肩扛手推,硬是拉通了县城到黄石寨的27公里羊肠小道;顶着资产阶级享乐思想的帽子,艰难筹资,把当了“逃兵”的单位逐个拉回来,终于建成第一家星级旅游饭店,为张家界旅游开发打响头两炮。
  
  30多年前,在大多数人大力发展农业时,涟源县委书记阳花萼看准了涟源乡镇工业发展的潜力,他不但保护了原有工业底子,而且制定优惠政策,奖励经济能人,发展了涟源“五小”工业,使铁锅、雨伞、镊子、水泥闻名遐迩;大力支持扶植青涩小伙梁稳根辞职办厂,为后来的三一重工发展铲上第一培土。
  
  四是好人尚“廉”。茶陵县委院内虽然陋旧,但不可能容不了县委书记,龙秋生一家八口挤住“闹鬼”的三个废旧小仓库;为避免请客送礼,他深更半夜偷偷嫁掉女儿。屈家海掌管绥宁林业大县,却没给亲戚搞一个立方的木材,连80多岁的岳母生前提出做一副棺材的要求都未做到。吴官林的堂堂县长夫人,白天在凤凰县法院当干部,晚上在家当猪倌,为的是解决家庭经济困难。黄有为从县委书记做到州政协主席,发妻一直没工作,不仅如此,他反而“违反”政策,拒绝湘西州委的好意,硬是不让解决发妻的户口和工作。覃正彦老母亲去世后,同事悄悄带着十斤菜油和十五斤猪肉,结果被他骂了回来;覃当县官厅官,他的几十个外甥,没有一个通过他安排工作的。正如阳花萼所言:“正人家要先正自己,自己如果不干净,一句大话硬话都讲不起”。
  
  三十多年前,上述县委书记、县长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实践了党的宗旨,执行了党的纪律,维护了党在人民群众的形象;他们在辖区成功实施了改革,自己也成为改革开放事业的先行者。路在改革,情系改革。改革要克难,改革要遇险,改革求创新,改革出政绩,改革显清廉。在6个县官的锐意改革中,蕴含着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铺垫着共产党人崇高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追求,渲染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真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生底色。
  
  此时,湖南卫视推出“湖南好人”专题报道,我们分明看到,“湖南好人”手中拿着改革开放的接力棒,胸中燃烧着为民造福的激情,身上积蓄着冲决传统思想、传统势力桎梏的无穷力量。同时,也看到了“三严三实”方法论的盾牌利器,看到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反腐倡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看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正能量,看到了实现中国梦和民族复兴大业的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古人言,“郡县治而天下安”,“宰相起于州县,猛将发于卒伍”。“湖南好人”正如当年总书记当县委书记那样,凭借优良的人品、官德、政绩把住了县治这一关,铸就了80版“三严三实”的共产党人群像,于民生功高至伟,于改革功高至伟。但愿新时代涌现更多的“湖南好人”。
  
  文/吕高安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