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在老司城,把时间留住(组图)

来源:红网 作者:李逢源 编辑:何冰 2015-07-04 16:12:57
时刻新闻
—分享—

土家拦门酒。

(土家拦门酒。)

土家号角。

(土家号角。)

摆手舞。

(摆手舞。)

毛古斯舞。

(毛古斯舞。)

打溜子。

(打溜子。)

土家族绝技“吃火”。

(土家族绝技“吃火”。)

绝技表演,走在火烙上。

(绝技表演,走在火烙上。)

土家族祭祀舞蹈。

(土家族祭祀舞蹈。)

  红网时刻新闻见习记者 李逢源 湖南湘西报道
  
  老司城所在的永顺县,古称溪州,是土家族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土家族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它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湘西州北部,如今共有53万人,其中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45万人,占总人口的86%。
  
  这里素有“摆手舞之乡”,“毛古斯舞之乡”等美誉,其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神秘奇特、源远流长。至2015年上半年,永顺县成功申报了土家族毛古斯舞、摆手舞、打溜子、织锦技艺、土家年等1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承上百年的民间文化,至今仍深刻融入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代代传承土家年
  
  湘西土家族最隆重的节日当属土家年。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它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而独特的风俗习惯,代代相袭。与汉族过年相比,土家年吃团年饭的时间先于一天,因此也被称之为“过赶年”。第二天汉人度岁时,土家人却给亲人坟上送亮;它的来历也很悠久。有多种口头传说和文献记载,有的说起源五代,有的说起源于明代,有的说起源于更早的时代,都与军旅生活有关,传说提前一天过年后,第二天就要出征对敌作战。
  
  土家年的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办年货、做年饭、走亲拜年、做舍巴(摆手节)等等。摆手活动时间各村不一致,一般从正月初三开始,十五结束,持续活动十多天。活动内容有闯驾进堂、扫邪安神、祭祀祖先、唱梯玛歌、跳摆手舞、演毛古斯等,是土家族文化的大盛会。
  
  “梯玛”为土家语,指从事祭神驱鬼巫术的人,常是土老司,其装束是头戴凤冠,上穿花褂子、下系八幅罗裙。土司统治时期,土老司权限较大,他可管村寨的祭祀、驱鬼、许愿、还愿、婚姻与婚礼,求子嗣、求雨、解纠纷、治病、占卜、丧葬等。
  
  穿越远古的晚会
  
  热情好客是土家族的传统。一来到老司城,各式号角齐吹,土家族拦门酒在此恭候多时。这是土家族古老的民间习俗。为了迎接尊贵的客人,土家人在村寨的门口摆下大方桌,桌子上摆满清香的美酒,并由客人唱答谢词,然后给客人敬献美酒。
  
  美酒过后,还有精彩的篝火晚会。一般来说,篝火晚会常见,但具有如此原始风情的却不多见。随着锣鼓号角响起,充满异域风情的土家语,仿佛将人带到远古蛮荒时代。土家族毛古斯舞、摆手舞、打溜子等,无一不让人拍案叫绝。
  
  土家族语称毛古斯舞为“谷斯拔帕舞”。它产生于土家族祭祀仪式中,是湘西土家族一种古老的戏剧舞蹈形式。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表演程式,如“打露水”、“扫进扫出”、“围猎”等内容。毛古斯舞最突出的特色,在于服饰的风格,表演者身穿草衣树皮,古朴大方,极具原始风情。它的动作也别具一格,表演者屈膝,浑身抖动,头上五条大辫子左右不停摆动,表演中碎步进退,左右跳摆,摇头抖肩。
  
  毛古斯舞之外,最具土家族民族特色、最能反映土家族古老风俗的民间舞蹈当属摆手舞。它集歌、舞、乐、剧于一体,表现开天辟地、人类繁衍、民族迁徙、狩猎农耕等广泛而丰富的历史和社会生活内容。摆手舞姿大方粗犷,有单摆、双摆、回旋摆、边摆边跳等动作。舞蹈场地一般在坪坝上,舞蹈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大摆手祭祀族群众始祖,规模浩大,舞者逾千,观者过万;小摆手主要祭祀祖先,规模较小。摆手舞简单易学,特别适合众人同乐。
  
  “平时我们不举办活动也会跳舞。”42岁的土家族村民魏明湖说。他的小孩从小也学习土家族舞蹈,对这一古老的文化耳濡目染,并在篝火晚会上和小伙伴们一同表演了“打溜子”。这是土家族地区流传最广的一种古老民间器乐合奏,曲牌繁多,技艺精湛,表现力丰富,是土家族独有的艺术形式,与土家族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由溜子锣、头钹、二钹、马锣组成的打溜子乐队,能将各类乐器的技巧融于一体,并充分发挥每件乐器的演奏技艺。如今仍流传下来的土家族溜子曲牌约有100个。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