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遗址申遗成功了。
在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和贵州海龙屯遗址联合代表的中国土司遗产作为中国2015年申报项目,获得了通过。
这无疑是个可喜的消息。以湖南永顺老司城为例,这座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城遗址曾兴旺600余年,城址中的古建筑目前保存完好,古城墙、墓葬群等仍然可见,如果不及时保护,城市开发与自然侵蚀定会威胁它的完整。此次申遗成功,对于土司遗址的宣传与保护,有着不可言喻的意义。
然而正如硬币永远存在着正反面,申遗成功带来的也并不都是正面效应:几乎可以肯定,这些土司遗址及周边地区,必将难以抑制开发冲动。
当然,地方政府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行为,本身无可厚非,甚至因此增加的就业机会、逐渐富裕起来的村民,还可算作民生工程的有力组成部分。但我们应当注意到,在土司遗址申遗之前,已经申遗成功的47处世界遗产,并非每一处都得到了应该有的保护。
据《华夏时报》报道,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中国14处在1994年前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进行监测,发现其中多数都在保护与利用方面存在某些问题。而在2007年新西兰召开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包括颐和园、故宫、丽江古城在内的中国6处世界遗产因过度开发,被亮了“黄牌”,勒令整改。
可见,开发性破坏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一些地方官员,把世界遗产当成了摇钱树,一旦申遗成功,圈地开发、门票涨价、实景演出、项目上马,什么来钱做什么,政绩与商业联手的背后,哪里还看得到半点遗产保护、文化熏陶的影子?
因此,土司遗址申遗成功之后,万不能走上这样充满铜臭的路子。正如冯骥才所说,“很多文化遗产确定下来后,保护工作其实才算真正开始。”申遗的真正意义在于保护,具体到土司遗址来说,作为已经消失的土司制度的实物见证,如何保护性地将遗址开发为景区,在游客参观的同时普及土司制度的历史知识,唤醒游客的历史记忆,才是地方政府最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法国巴黎、意大利罗马等城市的历史区,也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目,可这些城市并没有上马什么大项目,甚至仍一如往常的生活,却能使得世界各地的游客在旅游购物之外,欣赏艺术表演、参观博物馆,在潜移默化间接受历史文化与价值观的熏陶。这样春风化雨般利用世界遗产传播“软文化”的方式,或许值得我们借鉴。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必然会使土司遗址的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拉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如果因此带来的可观收益是一份饕餮大餐,那么保护必然是其中的吃肉者,开发分得一杯羹是应当,但妄图吃肉,则应当被扼杀在摇篮中。
文/刘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