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 余蓉 左丹
近日,2015年国际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选拔赛全部结束,湖南共有6名中学生进入国家队,数学、生物、物理、化学、信息五大学科都有学生入围,实现国家队大满贯。其中,长沙市一中的陈展鸿同学、彭路遥同学分别闯入生物、化学国家队,成绩不俗。
据了解,在此前的国际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长沙市一中已获得了全部学科共36枚奖牌。该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究竟有什么秘密?5月27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凭兴趣,就能参加“拔尖培养”
长沙市一中挑选“拔尖”学生的方式很有个性——不依据学习成绩好坏、也不依据某种超高难度的定向测试,完全由高一学生自愿报名进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的学科竞赛班。
这是该校2012年开始实施的一项新政策。当年正值长沙市一中百年校庆,学校正在思索如何开启新百年格局,又逢湖南省教育厅拟在长沙市一中建设现代教育实验学校,探索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应运而生。
“所有进入长沙市一中的学生都是好学生。我们的学科竞赛班,不是只针对部分学生而设的,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只要学生自愿,高一自由报班。”长沙市一中副校长张万敏告诉记者,在长沙市一中,每一名新生都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
高三年级学生彭路遥,从初中开始就非常喜欢化学,高一报名参加了化学竞赛班。他说,虽然高一是零门槛报班,但是进入高二会进行一次筛选,为防止学生过分“偏科”,只有综合成绩进入年级前20%的学生才能继续留在竞赛班,另外也允许同学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退出。
高配置,保证学生“低进高出”
参加竞赛培训的同学平时都会和自己班里的同学一起上课,不同的是,为了拓展他们对学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学校提供了更多的自选课程,还可以报名参加假期大学“科技营”活动,到各大学的实验室做实验。 彭路遥就先后去过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等学校的实验室。此外,学校也会请一些大学的学科专家来校为他们讲课。与高校老师的积极互动无疑开拓了孩子们的眼界,激发了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
彭路遥告诉记者,自己刚开始接触化学实验时,就非常追求刺激感,对做实验必备的先后顺序、操作规则等规矩并不在意。但是在湖南师范大学的化学实验室,看到大学老师一板一眼地示范,才明白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多么重要。
校方为这些尖子生配备了导师,鼓励这些尖子生自主学习,经常向他们推荐课外自学书目。彭路遥说,1000多页的《有机化学》,他就是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自学完的。甚至英文版的专业书,有600多页厚,依靠着查英语字典,他也自己一个人啃下来了。“成就感无与伦比,我现在英语虽然不算厉害,但是要看懂化学方面的英语资料,我可是一点问题也没有。”彭路遥说。
负责学科竞赛培训工作的老师杨志坚告诉记者,对学科本身的兴趣已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到了后期,这些尖子生的学科水平已经超过了老师。而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优秀成绩,不过是一个副产品。
努力后,收获的不只是知识
2014届毕业生郭阳观,当时是物理竞赛班的同学。成绩并不突出的他,因为对物理执着的热爱,高一就递交了申请书,并顺利获得参加物理竞赛培训机会。由于当年高考加分和保送政策出现变动,很多同学迫于高考的压力,放弃了学科竞赛学习,但郭阳观坚持下来了,最后进入国家集训队,拿到了亚洲金牌,保送到北京大学物理系。
努力的收获不只是冠军和北大橄榄枝。两年半前在班主任黄腊梅眼里性格还稍微有点“自我、敏感、孤独”的郭阳观,在经历自己选择的两年半奥赛“修行”后,性格的变化让人惊讶。他自信满满的眼神、应答如流的谈吐、收放自如的公开演讲,让黄腊梅甚是感慨:“可以说,这是人生的重要经历。”
今年高三的罗一轲,也是物理竞赛班同学。2014年11月,罗一轲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一等奖,保送到北京大学。今年落选国家代表队后,他就提起了篮子,为高考冲刺的同学义务送晚餐。“我参加学校物理竞赛组最大的收获,就是懂得了团队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很重要。现在我能有时间和精力为同学服务,我很乐意,也很开心。”罗一轲说。
张万敏认为:“长沙市一中的教育理念就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导航’,高考加分政策调整以来,奥林匹克竞赛也逐渐去功利化,我们要真正利用这个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研创新能力,让他们的潜能得到释放,奠定他们终身学术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