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新闻
—分享—
广西新闻网南宁5月25日讯 (记者 谢琳琳)2015年3月20日,国家发改委对外发布了《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范围包括广西、云南、贵州三省(区)的8市59县,涉及2300万人口。5月25日,在“红色故土大美桂西”第三届全国重点网络媒体广西行启动仪式上,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巡视员韦庆珍向来自全国重点新闻网站、门户商业网站近百名记者,介绍了广西左右江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解读《规划》为老区带来的机遇以及老区如何推进《规划》的落实。
“对广西来说,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韦庆珍副巡视员表示,《规划》的获批标志着三省(区)区域发展的最大短板跃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我区进入了“三区统筹”发展新阶段。
[NextPage]
适应新常态经济稳中有进老区各项产业蓬勃发展
广西纳入规划范围有百色市、河池市、崇左市全境,南宁隆安县、马山县,共4市32县(市、区),2014年总面积9.17万平方公里、常住总人口977万,分别占全区的39%、21%。过去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广西左右江革命老区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困难超出预期的情况下,老区经济社会平稳持续健康发展。
2014年,百色、河池、崇左三市地区生产总值约2170亿元,同比增长约8.3%,约为全广西地区生产总值的14%,人均生产总值相当于全广西平均水平的66%;2014年三市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1592元,分别约为全广西、全国平均水平的88%、75%;农民人均纯收入约6298元,分别约为全广西、全国平均水平的83%、64%。
在过去的一年,老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2014年建成河池至都安、靖西至那坡、百色至靖西等高速公路,越来越多的行政村实现了通村道路硬化,农村公路通达率越来越高,老区群众出行明显改善。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老区粮食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总产量264万吨以上;特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糖料蔗、茧丝绸、水果种植等发展强劲,农业产业化发展欣欣向荣。
在工业方面,百色成熟型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河池生态环保型有色金属产业示范基地等发展前景一片大好,有色金属、铝、锰等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园区发展迅速,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规上工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
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上升,特别是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一批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工作扎实推进,老区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呈双位数增长。
[NextPage]
筹备632个项目投资1.5万亿积极推进《规划》落实
“去年约39万群众实现脱贫,目前贫困人口约231.2万人,占广西贫困人口总数的43%,扶贫任务依然艰巨。”韦庆珍在启动仪式上表示,近年来,虽然左右江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还存在着经济欠发达、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基础设施建设仍然相对滞后、扶贫开发难度高任务重、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等矛盾和问题。面对重重困难,目前崇左、百色、河池三市均为以《规划》批复为契机推动发展。
《规划》内容涉及老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内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老区三市如何组织推进《规划》的落实呢?据韦庆珍介绍,百色市建立了《规划》百色建设管理办公室,河池市、崇左市已成立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建设领导小组,组建办公室,并执行市四家班子领导负责推进工作机制。2015年4月10日,“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实施动员会”及“工作座谈会”在百色市召开,共探讨建立加强三省区沟通合作、协同推进《规划》深入实施的工作机制,探索老区跨越发展、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并举行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系列项目开工仪式。为迅速推动规划项目落地开花,从《规划》初期编制开始,老区三市积极组织报备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清单,截至目前,已经筹备八大类共632个项目,预计总投资1.5万亿,为老区项目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外,自治区于2014年底开展了广西左右江革命老区重大工程建设3年行动计划,重点安排沿边开放基础设施工程、特色产业发展工程、生态经济建设工程、扶贫攻坚工程、惠民工程等五大类共130项项目,总投资约315亿元,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预计在2017年底前建成使用。
以《规划》实施为抓手推进跨省区域合作机制
“要振兴广西左右江革命老区,《规划》获批还只是迈开第一步,接下来,更需要联合云南、贵州,共建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建立统一市场,逐渐形成紧密完善的区域内合作机制。”据韦庆珍介绍,《规划》提出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特色优势产业、统筹城乡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开放合作六大任务。广西除了大力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经济建设、扶贫攻坚、惠民工程、开放合作共六大工程之外,广西还将与云南、贵州左右江革命老区一道,合作打造跨省互联互通先行区、打造重要资源精深加工基地、打造著名红色文化及休闲旅游目的地、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打造面向东南亚、南亚全方位开放前沿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