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刘文渊:“演艺湘军”进入融合时代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汤霞玲 编辑:王娉娉 2015-05-13 11:31:38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日报记者 汤霞玲

  “演艺湘军”一直是湖南文化产业的一张响亮名片。

  经过多年发展,湖南演艺行业形成了公益性的惠民演出、文艺院团演出、旅游演艺、院线类演出等不同类别。除了前两种有部分政府采购项目外,其他的均走市场路线。观众是否受欢迎成为了演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强大的市场压力给演艺创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近三年来最大的特点是融合,创作主体、创作手段和创作内容正以不同形式融合。

  2013年,8家省管大型国有文化演艺企业组成了湖南省演艺集团,这标志着湖南国有文艺院团进入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阶段。民营方面,几家具有实力的大的经营场所取代了以往参差不齐的业态形式。例如,红太阳演艺集团正加快并购步伐,已并购郴州新田汉、云南聂耳大剧院、石家庄红太阳大剧院等。

  创作手段上,演艺创作者利用新的数字技术手段,创新舞台表现手法。例如,田汉大剧院每晚的演出充分利用高清LED屏、激光技术、多媒体数字灯、全息投影等舞台科技与变换多端的舞美相结合,给观众不一样观影体验。节目开始,全场起立,用器乐演奏国歌;节目过程中,用天花板成像数字灯和舞台机械相配合,让演员从舞台上走到观众中去,甚至让其影像从一楼飞到二楼,营造了良好的互动效果。

  创作内容上,弘扬和传承湖湘文化始终是主旋律。从老牌的《天门狐仙》和《魅力湘西》到近两年的新秀《边城》和《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都是深深根植于湖湘文化的土壤,将湖南的民俗风情、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生动的演绎出来。演艺作品的创作更多地走向了人民群众中,本土的笑星,本土民歌更多的走上舞台,院线演出更多的去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

  一部演艺产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将决定它的市场价值,只有加强管理,制定行业标准才能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保证人民群众享受到富有文化底蕴的演艺产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