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新闻
—分享—
专项整治、电视问政、“五个一律问责”、廉政文化教育……在郴州,整治、建章立制与宣传教育多管齐下,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一套套组合拳直指“为官不为”。在2014年,郴州因为作风问题,问责干部1347人,其中72人被免职,有239名干部因“不为”被问责。
无为也是过,治“乱”之后再治“庸”
郴州“作风大整顿”始于2012年。伴随着中央和湖南省委作风建设的系列大动作,“整顿”主题一年一次提升。2012年,突出“整作风”,重点解决干部“不能干什么”的问题;2013年则突出“转作风”,重点解决干部“要干什么”的问题。
曾受2006年“腐败窝案”重创的郴州,经过一段时间的刮骨疗毒,这些年走出了阴影,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数据位列湖南头阵。而总结郴州这些年来的经验得出关键一条:只有实干,才有变化和成果。
要实干,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增强干事创业的信心尤为重要。针对这些情况,市委、市政府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果断指出郴州当前最大问题还是发展问题,而发展的关键在于提振干部的精神状态。“法有禁止不能为,法有授权必须为。”市纪委推出整治“为官不为”系列措施,对领导干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不作为、慢作为、贻误工作或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进行严厉整治。因此,2014年,郴州整顿作风的思路就突出“优作风”,重点解决“怎么干好”的问题。
2014年8月20日,《中共郴州市委关于从严整治“为官不为”坚决防止作风问题反弹的意见》出台,郴州开始剑指“为官不为”的庸官。
标本结合,打“组合拳”整治“为官不为”
哪些情形属于“为官不为”?根据郴州市委全委会的决定,五种“为官不为”的情形将被一律问责:对执行党纪政令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的一律问责;守摊子、混日子,工作不担当,绩效差的一律问责;跑门子、乱班子,谋人不谋事,结小圈子的一律问责;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推诿拖拉、态度生硬,不履职尽责的一律问责;管理不严,对存在的纪律松弛、作风涣散问题不能及时纠正,当老好人的一律问责。
为了便于操作,郴州市又在去年底出台实施细则,明确了“为官不为”五种情形中的24项具体表现。
苏仙区原专业治安巡逻队员王旭龙驾驶一辆无牌机动摩托车违规进城,并在曹家坪路违规占用人行道,由于有关人员不作为,导致该摩托车违规占道停放长达19小时而未被发现。随后,郴州启动问责程序,有关人员共17人受到处分。
自2014年中共郴州市委《关于从严整治“为官不为”坚决防止作风问题反弹的意见》出台以来,郴州作风大整顿的问责“火力”向“为官不为”集中:239人因此受到处分,其中处级干部3人,科级干部158人;受到党政纪处分的达70人,其中科级干部49人;免职9人,其中科级干部6人。
在郴州,电视问政已经成为一大品牌。而整治“为官不为”,电视问政又发挥了特有的威慑力。2014年9月23日晚,郴州当年第三场电视问政——整治“为官不为”专场,继续火辣开问。
“东江湖部分区域环境破坏严重,你们监管到位了吗?”……现场主持人、嘉宾、群众直截了当的考问,让坐在台上被问政的10位官员直冒冷汗。
电视问政结束以后,立即召开整改任务交办会,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向相关部门进行任务交办。
专项整治、电视问政,除此之外,发动群众参与又是郴州整治“为官不为”的法宝。“市长热线”“数字城管”、作风办投诉电话……在郴州,这些投诉平台已被广大市民所熟识。为打造从投诉到解决、再到问责的完整链条,一套打通各大平台的联合办事机制已经建立。
整治不是为了处分干部,治吏是为了领导干部更好投入干事创业当中去。除了整治,郴州还开展各项廉政教育,倡导为民务实清廉之风。湘南起义纪念馆等9个廉政教育基地的建设,为郴州廉政教育建立了平台,提高了廉政文化的渗透力。
成效凸显,作风干部持续好转
“现在干部作风转变很大,只要是项目的问题,一个电话,联系项目的领导随叫随到,他们还派人常驻这里,及时协调。”郴州烟叶复烤厂建设项目负责人说道。
而整治的成效,通过一组数据可见一斑。开展“为官不为”整治活动以来,郴州查办了一批“为官不为”、影响机关效能和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共有32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受到问责处理;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更加廉洁自律,截至目前,全市市本级和县市区共收到247名领导干部主动上交廉政账户红包礼金累计237.99万元;市政府办、市电子政务信息中心、市监察局加强电子政务和电子监察,规范网上行政审批服务行为,办结率大幅提升。全年全市网上行政审批办件量共3052211件,及时办结率为99.8%;共查处影响机关效能和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316件,群众满意率96.7%。
郴州的整治“为官不为”,受到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央媒高度关注,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在良好的作风保障下,郴州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全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872.58亿元,同比增长10.9,增幅比全国、全省分别高3.5个和1.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