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携手共创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来源:红网 作者:高福生 编辑:刘艳秋 2015-04-07 22:22:11
时刻新闻
—分享—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指出,要强化南昌、长沙、武汉的中心城市地位。这是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对于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4月6日红网)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国土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交通发达,人口密集,资源丰富,气候良好,文化底蕴深厚,离沿海地区也较近,是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区域城市群支撑之一。该区域去年的经济总量超过4.5万亿元,位于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之后居第四位。在“一带一路”行动方案刚刚推出,京津冀规划呼之欲出之时,长江中游特大城市群规划率先落子,耐人寻味。
  
  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是三省人民的共同愿景。2012年2月10日,“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三省会商会议正式召开。湖南、湖北、江西三省达成了“携手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共识,叩响了三省联手培育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大门。3年后的今天,长江中游城市群闪亮登场,从呼之欲出的“畅想”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还享有“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四大战略定位,令人心驰神往。
  
  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需迅即抓好“顶层设计”。在历经多年的发展后,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但是,由于该城市群地跨三省,地域面积较大,涉及城市数量众多,加上传统体制的束缚,当前仍面临着诸如行政分割现象比较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低水平同质化竞争激烈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当前最紧迫的工作之一就是要联手抓好“顶层设计”,尽快成立联合协调机构,对城市群目前及未来的发展和布局进行宏观统筹规划。
  
  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需瞄准重点谋篇布局。长江中游城市群应运而生,是中部崛起和中国发展的必然逻辑与趋势,是历史赋予湘鄂赣的重大发展机遇。有机遇,不仅要珍惜机遇,抢抓机遇,更要深谋远虑、细细筹谋,突出重点,找准难点。当务之急,应按照国务院《批复》的六个重点,在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调发展、共建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共享、深化对外开放等方面,精心谋篇布局,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加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
  
  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需突出三省各自优势。长江中游城市群目前面临着一个非常严重的产业同质化问题,如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在三地的比重都比较高。成“群”之后,三省必须突破行政区划体制束缚,充分发挥各自在资源、生态、科教、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寻找自己的发展主业,避免重复竞争。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规划同编、产业同链、城乡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金融同城、市场同体、科技同兴、环保同治、生态同建,结成经济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进而实现错位发展、互补发展、协调发展的大目标。
  
  《规划》已经获批,蓝图已经绘就,优势早已凸显。我们有理由期待,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引领下,在未来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中,湖南、湖北、江西三省真诚合作,携手共谋,抱团升级,共同发挥资源、交通、人力、文化、市场、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将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成继沿海三大城市群之后又一个世界级制造业基地,书写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中部崛起的华章,让长江中游城市群实至名归,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为三省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
  
  文/高福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