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春节,老百姓的节日咋样过?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派出节目组驻扎湘西龙山县“惹巴拉”古村寨,用镜头实景记录下了古寨土家人的幸福生活。新春走基层,直播惹巴拉,腊月二十七,节目组推出了惹巴拉的年俗,土家人杀年猪、秀织锦、跳起摆手舞,随着电视新闻的播出,惹巴拉及惹巴拉古寨里的土家文化也走进了万户千家。(2月15日湖南卫视)
一方水土一方人。新春佳节,团员团年,再有几多伤感不如意,也会消逝在年猪嚎叫里,消逝在彼此的祝福中。再远的游子,即使千里奔波,也要回家,也要赶上年三十这个晚上。“过大年”已成我们民族共有的一种文化传承,只不过在湘西龙山县“惹巴拉”古村寨,在土家人的年俗里,我们看到的却是一种更加质朴的土家文化。
对于年纪稍长的人来说,“杀年猪”可谓记忆犹新。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许多东西都必须要自给自足。“杀年猪”在那个时代基本是属于家家户户的保留节目,也是孩子们翘首以盼的好日子。因为这意味着又可以“打牙祭”了。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今即便是在某些村子里也难得见到杀年猪了,而在城里长大的孩子,对于杀年猪更是不知所云。
惹巴拉古寨里的杀年猪不仅再次还原了许多人记忆中的年味,更展现出了土家人独有的年俗文化。无论是猪叫声,还是鸡叫声,这些都是一种吉祥幸福的预兆。通过杀年猪和谐了邻里亲戚关系,因为杀年猪需要多人帮衬,杀了年猪之后还要邀请亲朋友好吃杀猪酒,要拉拉家常,叙叙旧。要把整好的猪肉,分几块给邻居、亲戚和杀猪的人,土家人的情义如此的耿直而鲜明。
在电视直播中,土家人的火塘尤为深刻。对于湘西地区的群众来说,火塘或许只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再简单不过的东西了,但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解读,这就显得别有寓意。为啥惹巴拉每户人家都会有一个火塘,并且常年留有各种杂木柴火?一方面这是为了烤火取暖,因为山区的气候寒冷,潮气重,需要火塘来调节室温;而更为主要的是因为火塘代表着希望,代表着幸福,只要火塘不息,土家人的希望就在,火塘烧得越旺,希望就更大。
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土家人也不例外。在家里可以围绕火塘而叙家常,在外则可以围绕篝火而载歌载舞。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跳起了土家摆手舞,这种古老的舞蹈,土家人称之为“舍巴”,被外界称为“东方迪斯科”。对于土家先民来说,这种摆手舞也是来自于生活的场景,耕地、犁田、播种、捉虫、收割,各种场景都有。一场摆手舞,其实就是一场文化的熏陶,就是一种对祖先和生活的敬重。
土家人的服饰也是算得上是一个文化活化石。因为他们所穿所戴,所装所饰,都是一种个性鲜明的文化符号。在惹巴拉,家家户户都会织锦,土家语将织锦称为西兰卡普,织锦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跟其他的都不一样,它是一种通经断纬,反面挑刺的,翻过来下面才是正面。看过了土家织锦,再看看那些身着节日盛装人们,一种特有的民族敬畏油然而生。
勤劳善良、质朴好客的土家人,无论是从他们的衣食住行,还是祭祀歌舞,无论是他们的言谈举止,还是所思所想,都洋溢出一种特有的文化之美和自然之美。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无论科技如何进步,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始终要守护好自己的民族文化,守护好自己的纯洁心灵,或许这正是湖南卫视直播惹巴拉年俗文化的意义所在。
文/张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