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年年祭
作者:朱成山 李慧
南京首次成功举办遇难同胞公祭活动,既有我内心的冲动与激情,更有省市领导的支持、顺应了广大人民爱国热情等因素。但只有将活动持续举办下去才能真正做出影响、发挥效果,否则就是一时热闹。
一、将南京公祭持续办下去
1994年首次办活动,大家心里没底:今年终于办成了,明年能不能继续办?我内心十分希望活动能象广岛长崎两市那样一直做下去,成为一个地方的活动品牌。但这毕竟不是纪念馆内部建设的事,涉及社会方方面面,产生的影响力不仅在馆内,甚至不仅在南京和江苏。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知一个信息,这使我无比地兴奋,对坚持举办悼念活动增添了无限的信心。
1995年2月,我在纪念馆接待了中央来的一位副部长。他告诉我,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对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说,最近在中央电视台看到你们江苏举办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仪式,又拉警报,又放和平鸽,这件事做的不错呀,就是人数少了点,能不能把人数再搞的多一些?的确,因场地狭小、第一次组织活动缺乏经验等因素,参加集会的人数只有800人。这位副部长告诉我,陈焕友当即表示,江苏一定把这件事办好。
首次举办活动就获得了中央高层和省委主要领导的重视,增强了我们继续坚持办下去并办得更好的决心和动力。
陈焕友不折不扣地履行了诺言。1995年正值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50周年,8月15日,他率领省五套班子一把手及南京五套班子正职,还邀请了驻宁部队的领导,在纪念馆内隆重举办了纪念活动。12月13日,陈焕友再次带领上述领导和省市社会各界人士,又来到纪念馆,参加了悼念南京大屠杀同胞遇难58周年仪式。一年内,省市范围内党政军最高领导两次悉数出席一个单位里组织的重大活动,这在江苏历史不多见。
1995年的悼念活动是第二次办,但出席领导的规格与参加人数的规模大大地超过了首届,宣传力度也很强劲,73家海内外媒体前来报道,世界7大通讯社派记者前来采访,活动影响力遍及全球。
这一天,正在江苏视察的杨尚昆专程来到纪念馆祭奠。杨尚昆同志在省市领导陪同下,先后在鱼雷营遇难同胞纪念碑、中山码头遇难同胞纪念碑以及刚揭碑的遇难者名单墙前悼念了同胞,随后参观了新扩建的大屠杀史料陈列馆。杨尚昆在参观凭吊中说,这是人类历史上最野蛮的暴行,是一场空前的劫难。抗日战争虽然胜利50周年了,但我们要记住这个历史的教训,要明白一个道理,落后是要挨打的。我们一定要把国家建设得繁荣富强。他十分关心纪念馆建设,希望今后多加强有关揭露侵华日军罪行的史料宣传,充分发挥纪念馆职能,对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NextPage]二、大小年公祭设计成规范
连续两年的成功举办为今后活动铺平了道路,南京公祭因此固定了下来。
纪念馆虽然只是一家市属的文博单位,但由于一年一度的悼念活动在海内外产生了非常高的知名度。遇难同胞纪念馆以此为东风,在场馆建设、文物征集与陈列、学术研究、对外交流等方面齐头并进,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也许是为了保持这项公益性活动能够持久进行,省市领导层取得了一个共识,公祭活动分“大小年”两种方式。即逢五周年或逢十周年谓之“大年”,其他为“小年”。每逢“大年”时,省市“五套班子”正职领导都会出席活动,参与活动的社会各界人士1万人左右;每逢“小年”,则由省市“五套班子”副职领导参加,集会总人数5000人左右。
这种不成文的规定,保证了20年活动的持续不断。
三、南京公祭的文化价值
14年抗战,既是中国人的抗争史,也是中国人的苦难史,南京大屠杀是国人记忆里挥之不去的阴影。许多人认为,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丢脸的事情,有什么必要屡屡提起呢?因此我们很长一段时间里选择了回避和沉默。
南京公祭活动的建立是对历史纪念活动的创新与创造,是对历史资源的深度发掘与解读,也是对历史负责的人文关怀与对策。人们应当在公祭中学习历史,在反思中传承历史文化。因此,南京公祭不是单纯的祭典亡灵的活动,这项活动具有以下内涵深刻的文化价值:
悲剧文化价值。悲剧往往更能打动人,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譬如奥斯威辛、珍珠港、广岛和长崎等都是悲剧文化。波兰早在1947年就把奥斯威辛、马伊达内克等5个集中营开辟为国家级博物馆,并国家立法保护。亚利桑那纪念馆直接由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处管辖,战后一直是国家出资保护和利用。
人类警示文化价值。南京大屠杀对人类有普遍警示意义,人类不应该付诸屠杀、暴力、血腥和恐怖。每年的悼念活动,在回顾历史时也在警示世人不要让历史悲剧重演。
和平教育文化价值。我们今天展示历史的目的是为了现在和将来和平的生存与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有和平环境、和谐世界,各民族之间应该不要诉诸武力,而应该相互尊重,和平相处。因此,遇难同胞纪念馆在设计理念中涵盖了“历史?和平”四个字,既充分展示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又把和平作为重要展示内容和建馆目的。
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价值。南京大屠杀历史本身就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它们揭示的道理很浅显:国家不强,老百姓的生命就没有保障;国防不强,就可能导致民族的灾难。每年12月13日拉响防空警报、悼念遇难同胞、举行南京国际和平集会活动,南京从1994年在全国率先举行这一活动,至今已形成独特的文化活动模式。目前,遇难同胞纪念馆已经成为全国100多所中学和大学的教育基地。
[NextPage]四、乐做30万遇难同胞的守灵人
我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起初主要来自于父辈们的讲述。我爷爷1937年时曾在南京新街口的银行工作过,南京大屠杀时,爷爷从银行跑回老家六合县。爷爷在回南京城内上班时,看到了许多遇难者的尸体。他告诉我,当年大江里漂着数不清的尸体,惨极了。
祖辈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回忆与讲述,在我的心里扎根。后来我服役期间,曾经读了战友徐志耕写的报告文学《南京大屠杀》,主要是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采访,加深了我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的了解。
1992年5月,我从南京市级机关的工作岗位转换到遇难同胞纪念馆,到岗第一天,我就觉得应当为这段历史尽心、尽职、尽责。特别是在1993年5月我任馆长以来的21年里,随着对这段历史了解的深入,我越来越感觉肩负的责任重大。“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那么多人被杀,平均每12秒就有一个生命消失,这是怎样的惨案?”夜不能寐之际,我经常这样反问自己。
曾经有一位部队老战友对我说,这个年头大家都为钱为权而干,你却往历史故纸里钻,图个啥,真是犯傻劲。也有同事好心地提醒我,遇难同胞纪念馆只有三亩三分地(意即当时占地面积只有33亩),不值得你花那么多心血去经营。更有人经常在公开场合讽刺挖苦我,是大屠杀专家,是守灵人。
对此,我报以一笑。遇难同胞纪念馆需要有人去担当、去值守、去发展与壮大。这是对历史的传承,也是对遇难者的慰藉。守灵人有什么不好,为南京的前辈守灵,为民族的历史守灵,为国家的重任守灵,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