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深观察:总理的东亚合作观

来源:人民网 作者:吴小忆 编辑:刘仁军 2014-11-15 16:09:07
时刻新闻
—分享—

  原标题:深观察:总理的东亚合作观

  镜鉴的话 11月12日—14日,李克强赴缅甸参加第九届东亚峰会、第1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第17次东盟—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对缅甸进行正式访问。一天半的时间,三会一国,如此密集的行程,总理谈了什么?效果如何?现场氛围怎样?镜鉴为你独家报道。

  文/吴小忆

  一天,三场会,而且都是国际峰会,还有一场不一般的双边会见。强哥确实是蛮拼的,给“马不停蹄”做了最生动的注脚。

  12日,在北京结束了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会后后,克强总理直接奔赴机场,参加13日在缅甸首都召开的第九届东亚峰会、第1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第17次东盟—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总理抵达缅甸

  会议名字太长记不住?来个简版,就是10+8、10+1和10+3。

  “10”指东盟10国,“3”指中日韩三国,“8”指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还有2010年加入的俄罗斯和美国。这是缅甸加入东盟17年来,首次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每年谁担任轮值主席国,就要“做东”主办一年一度的三个会。

[NextPage]

  原标题:深观察:总理的东亚合作观

  南海问题:绕不开,就主动谈

  在来缅甸的专机上,总理谈到南海问题时,就说:“南海问题既然绕不开,那我们要主动讲,中国不挑事儿,坚决维护地区和平和稳定。”

  13日举行的10+8会议上,在缅甸总统、马来西亚总理、文莱苏丹发言之后,总理做了发言。

  不要小瞧了这顺序,是有讲究的。

  缅甸是东道主,第一个讲话。马来西亚是下届东道主,按惯例是第二个发言。文莱苏丹是君主,顺序靠前。也就是说,总理是在东盟10国领导人以外第一个发言。

  10+8会场

  在3个会上,总理都首先阐明了和平与稳定对于发展的意义。

  10+8上,“东亚得以快速发展,根本原因在于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

  10+1上,“中国与东盟友好合作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东亚区域合作的一面旗帜。”

  10+3上,“没有和平稳定,东亚永无振兴之日。地区国家应切实做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摈弃你输我赢的零和思维,共同管控好矛盾与分歧,决不能因为这些问题的干扰使东亚失去发展的历史机会。”

  这些话,既讲明了中国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态度和诚意,也为发言打下基调,尤其是对那些喜欢“挑事儿”的小伙伴而言。

  总理还开诚布公地阐述了中方关于南海问题的原则立场,主要是三层意思:一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就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保障南海航行自由和安全。总理说,中国与东盟互为近邻,共同利益广泛,但也有不同关切,这并不奇怪。虽然中国与个别东盟国家间存在南海争议,但这并不影响南海总体稳定,南海航行自由与安全也是有保障的。

  二是明确处理南海问题时的“双轨思路”,即有关具体争议应由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南海和平稳定由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加以维护的。

  三是同意积极开展磋商,争取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早日达成“南海行为准则”,努力让南海成为造福地区各国人民的“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10+1领导人合影

  大国总理,坦然做人,敞亮做事!

  总理还在10+8会上提出,商讨签署“中国—东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个条约有啥作用?简而言之,是为中国—东盟的世代和平共处提供制度框架和法律保障。

  这个条约是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根本立足点,显示了双方维护地区和平的决心和信心,而商签这个条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积累互信的过程。

  在10+1的会议上,总理说,中国始终是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力量,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愿与地区国家一道,建设亚洲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10+1会上的总理

  当然,中国也愿意与更多地区国家探讨达成睦邻友好法律文件。目前,中国已与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签署了《睦邻友好条约》。上合组织成员间也签署了该条约。

[NextPage]

  原标题:深观察:总理的东亚合作观

  步入“钻石十年”,具备天时、地利、人合

  东盟是中国最大的邻居,也是我经略周边的首要地区。中国和东盟的合作,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涉及方方面面。仅去年一年,中国就提出了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7合作框架”等一系列重大倡议。

  用总理的话说,中国—东盟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去年总理访问东南亚时,提出了中国与东盟“2+7合作框架”,即两点共识和七大合作领域:深化战略互信、聚焦经济发展,加强政治、经贸、互联互通、金融、海上、安全和人文合作。至今,“2+7合作框架”中涉及的项目80%都已得到落实,得到东盟国家的高度肯定。

  今年,在10+1会议上说,总理说中国—东盟在经历了“黄金十年”后,步入“钻石十年”,具备天时、地利、人合,并提出了加强与东盟合作的六点建议,即协力规划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大战略、共同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加快建设互联互通基础网、精心营造海上合作新亮点、努力保障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双安全”、积极开拓人文科技环保合作新领域。

  中国珍视东盟,东盟也重视中国,这还可以细节看出来。

  一个是合影站位。三个会,一共照了8张合影,总理始终站在东道主缅甸总统吴登盛的旁边。

  还有一个细节。东盟目前对外建立了8个“10+1”机制,但“中国—东盟”机制是其中合作最实、领域最广、成果最多的。因此,每次10+1会议,东盟10国领导人都到齐了,没有缺席的。

  总理在会上宣布2015年为“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以此为契机,加强海洋经济、海上联通、海洋环境、防灾减灾、海上安全、海洋人文等合作。

  如何看待中国和东盟的海上合作?

  中国于2011年出资30亿元人民币设立了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去年,总理在文莱宣布了该基金首批支持项目,包括建立中国—东盟渔产品交易所、渔业基地更新改造、海水养殖技术研究与推广、卫星信息应用、港口城市合作等。

  总理在13日的会上说,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实施好海上合作基金2014年支持项目,欢迎东盟国家积极申报2015年基金项目。中方还将提供3000万元人民币,支持“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建设。

  有人质疑,这是花钱买平安。如果这么想,就太缺乏战略眼光了。

  举个例子。

  自中国加入马六甲和新加坡海峡航行安全与环境保护合作机制以来,共向机制下的助航基金捐款86万美元,主要用于我国与海峡三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开展的具体合作项目。看看地图,就知道马六甲海峡对我国的战略意义何等重要,被称为我海上交通的生命线。因此,积极参与海峡合作机制,对确保我航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合作,是减少或避免纷争的路径之一,而且东盟是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地区。总理说了一席在理儿的话:“邻国是不能选择的,彼此长相往来,低头不见抬头见,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中国古训说‘里仁为美’,只要我们始终秉持以诚相待、求同存异之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爬不过去的坡。”

  10+3会场

[NextPage]

  原标题:深观察:总理的东亚合作观

  唯一双边会见,有个小插曲

  13日,除了三个会,总理还有一场双边会见。这是印度总理莫迪主动提出的,也是莫迪担任总理后,首次和克强总理见面。

  两人会见有个小插曲。原定计划是在10+1结束后、10+3开始前举行会见。但由于10+1会议时间延长,紧接着就是10+3,因此在开10+3的间歇,总理向东道主“请假”,临时离开去见莫迪。两人谈得非常愉快。

  总理见莫迪

  你是不是要问,怎么没安排见其他国家领导人呢?答案是,总理在上个月的米兰亚欧首脑会议、刚刚结束的北京APEC会议期间,已经见过大部分与会者。

  最后,说说日本吧。在内比都,总理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偶遇”一场。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

  12日晚上,在缅甸为与会国家领导人举行的晚宴上,当时克强总理正在和文莱苏丹哈桑纳尔、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站在一块交谈。这时,安倍晋三主动走到克强总理身边,与总理谈起有关中日经贸合作以及人文合作话题。总理则提出,日方遵循中日之间四个政治文件精神是实现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希望双方能够相向而行,推动中日关系克服政治障碍,回到正常发展轨道。

  安倍回应,日本愿意按照最近双方达成的有关四点原则共识,正视历史,基于共同利益发展日中战略互惠关系,推进两国经贸等领域合作。安倍的表态,无疑推翻了近日日本外相称,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关于不存在领土问题的立场没有变化的说法。转载自《人民日报》国际部微信公众号镜鉴(jingjianp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