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依法治国让国家治理良性循环

来源:红网 作者:伍文 编辑:夏熊飞 2014-10-22 11:40:18
时刻新闻
—分享—

  金秋十月,世界的目光聚焦北京。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依法治国”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一次镌刻在党的中央全会的历史坐标上。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依法治国”史无前例地成为此次中央全会的主题,引起海内外媒体和广大网友的高度关注。依法治国首入中央全会成为主题究竟释放了什么信号?此时此刻将依法治国提升至国家最高级会议主题有何背景?而依法治国能否迎来最关键的转折点为法治中国建设全面推进注入更加大动力?
  
  事实上,此次大会将依法治国作为主题,旨在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进行部分人事调整。大会中与会代表围绕着依法治国这一核心以足现实、展望未来进行研究、探讨,为如何更强有力推进法治中国探索出一条可行的道路。
  
  现实的问题是什么?依法治国还在路上,并未真正成为规范权力运行、管理国家和社会秩序的最有效工具,换一句更理性的话,按某专家之言,今日之中国仍未能完全摆脱人治的束缚,正在艰难地向法治探索、前进。然而要彻底摆脱人治何其艰难,在现实中,从报端、电视、广播还是会议上,最常见的画面就是领导“一言堂”、慷慨激昂的大笔一挥或是一声命令,个人意志通过权力渠道肆意放大,一面大谈法治如何急迫,另一面,真正决策时全然是领导意志“拍板”,触犯了法治“红线”便作假应对。在权务与法治的较量中彼长此消,即便是当下的反腐风暴,权力超越法治运行实是腐败的根源,也是法治面临的严峻现实。
  
  当然,人治根基深厚,中国数千年来皆是人治社会,人治深入中国的文化基因中,深入都普通群众的本能意识中,所谓“清官”、“父母官”之类的情绪不外乎是将个人、国家命运、前途寄托在某个贤能的伟大领导身上,这种情结至今仍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深深影响着各级干部在具体执政的言行,影响着社会各个群体对权力的认知、运用和社会的发展。或许,人治时代杰出的楷模任何时代或者权力环境下都值得干部学习,但期望以此来避免人治的腐败或其他弊端实不明智。
  
  依法治国才能让国家治理良性循环。人治时代的周期性兴衰根源正是人治取决于领导个人贤能与否,其持久性、公正性殊难保证。法治就是让为公民服务的权力这一国家公器保持神圣、威严、公平、公正、独立,按照设计好的轨道运行不受领导淫威之侵扰。这需将改革之剑对准行政权力对司法权力的干预,一方面规范行政权力渠道避免过界,另一方面保障法治独立、公正运行不受干扰。对干部,权力是代表党和国家履行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义务,对群众,权力则是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如此依法治国必让国家治理良性循环。
  
  文/伍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