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17日电 10月17日是中国首个“扶贫日”。当日,四川雅安市举行“雅安正能量”线上推广活动,旨在推介猕猴桃这一雅安地震灾区的特色农产品。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为雅安灾后产业重建创造更多机会,也为借助互联网、电子商务开展农村产业扶贫做进一步的模式探索。”活动发起人、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助理王军说。
同日,全国工商联西部光彩帮扶基金在京接受了来自社会各界的2000万元捐款,并签约4个扶贫项目,将惠及西藏、甘肃、贵州等省份贫困地区的民众。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个人正在加入扶贫事业。有专家指出,中国的扶贫事业正在吸收各方面资源,从而更为精准、有效地扶贫济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开发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78年到2010年,参考国际扶贫标准,共减少6.6亿贫困人口,全球贫困人口数量减少的成就93.3%来自中国。
但消除贫困不可能一蹴而就。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向德平表示,贫困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应该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消除贫困的阵营中。所谓“社会扶贫”就是要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大寨乡清水岭村村支书马生发最近忙得不可开交,村子里有20多头母牛怀上牛犊,这意味着又有20户村民要添“家产”。
甘肃伊山伊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正在清水岭村实施“母牛滚动发展”项目。中心把母牛赠给特困户,第一年生的小牛犊送给贫困户,以此类推,最后生下的小牛犊送给条件稍好的农户,从而使整村收益。“牛可以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还可以用来抵押贷款,将资金用于其他发展。”马生发说。
这一项目也是多个社会力量合作的结果。伊山伊水发展中心理事长、兰州大学教授丁文广说,中心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壹基金等10多家机构合作,累计实施项目100多个,筹集资金3000多万元,主要用于贫困农村灾后重建、沼气建设等。
摆在中国国有林场面前的扶贫任务也很艰巨。据统计,2013年国有林场职工年人均收入1.8万元,仅是全国城镇职工年人均收入的35.5%;有约三成在职职工还没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中国林业系统将深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加大帮扶支持力度,加快国有林场脱贫步伐。”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陈述贤17日在重庆南川区举行的全国国有林场帮扶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如此表示。
作为中国扶贫富民重要领域,旅游扶贫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17日,国家旅游局宣布将以每年1000名的规模,对全国6000多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村官”进行轮训。
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努力使乡村旅游重点村实现旅游年经营收入超过100万元,每年直接拉动10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间接拉动50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专家分析称,政府扶贫模式在资金、推动力、覆盖面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社会组织则以灵活、专业等优势弥补政府的不足。多元化的扶贫路径,将让扶贫事业的资金、渠道和力量得以进一步壮大。(采写:董小红、黄文新、陶冶、钱春弦、罗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