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让乡村成为“回得去”的大后方

来源:红网 作者:宋祖礼 编辑:程赛 2014-09-24 17:42:09
时刻新闻
—分享—

  9月24日由湖南省委统战部主办,红网、腾讯·大湘网承办的“同心会客室”第三季《同心乡村·回得去的故乡》开播。本季同心会客室以“回不去”、“回去”、“回得去”依次为命题,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引发社会对农村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人文生态建设的思考,推介致力于乡村文化的复兴、重塑村民的自信、发展乡村经济的“同心乡村”创建活动。(9月24日红网)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里的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新旧更迭。这场浩大的推陈出新给了乡村人走出土地束缚的机会,却也常常因用力过猛而使得人们错过站点。三尺茅庐也许即便从此“回不去”了也不算可惜,但乡村所独具的人文精神却应如同三餐必备的屋顶炊烟,随时能让人闻得到、看得见,也“回得去”。
  
  从文化的角度上来说,独具东方特色的中国乡村人文历史,是我们的文化基因所在,也是乡村人坚守生活信念的自信所在。在经济社会的进化过程中,物质消费的强势发展常常让人们的精神家园流于失守。这表现在乡村建设上,便是对当地历史文化的忽视乃至遗忘。而对于本就脆弱的历史遗存而言,更多时候忽视就是对其最严重的破坏。
  
  楼房、电站与工厂、马路的崛起不应以山水风貌的碾压填埋为代价,正如回家道路的扩宽不应以家庭记忆的消亡为牺牲。城镇化带来的应是一个回得去的乡村,而非丢失了乡愁的钢铁大厦。
  
  作为本次“同心会客室”应邀嘉宾之一的胡彬彬教授,曾不止一次地在公开演讲中强调,蕴含着丰富深邃历史文化信息的中国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基础。换言之,对乡村文化的破坏,即是一场本末倒置的“文明摧残”,它不仅让悠久的文化基础遭到破坏,也让走出乡村的人们再无“回到乡村”的可能。
  
  乡村与城镇的“角力”常常因对经济发展进度的片面关注而有失公允,但这不意味着乡村的经济发展潜力弱于已经趋于饱和的城市经济。事实上,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绿色、健康的消费理念早已渗透消费潮流的前沿。而在这个竞争层面上,富于自然气息的乡村显然强过钢铁丛林包围着的城市。
  
  毋宁说,乡村发展的桎梏更大程度上来自急功近利发展思维带来的恶性循环。当原本富于竞争力的乡村文化因受到破坏而难以独树一帜,而“半城镇化”的硬件建设又远远不能与走在前面的城镇相提并论,乡村经济的发展就不得不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尴尬之中。
  
  这种尴尬境况最直接地映射到乡村人的生活境况上,即是“进城必须面临买房压力,回乡又收入倒挂。”的生存窘境。乡村人的本土自信因物质生活的缺位而常常难以为继,更加凸显出乡村本土建设问题的燃眉之急。
  
  当然,乡村与城镇的彼此分离与对立也早已应该是塞进历史盒子的陈旧发展观念。在如今看来,如果说城镇意味着先进的发展技术与经济推进能力,那么乡村就代表着物质进步背后的软实力支撑,这两者本就是统一社会进程中彼此促进的两面。将乡村建设成为一个可以回得去的大后方,不仅是经济建设之中的文化需要,更是一种根植于渊源民族精神气质中的文明底气。
  
  文/宋祖礼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