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把稳工业作为稳增长的头等大事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 编辑:刘飞越 2014-09-05 10:01:43
时刻新闻
—分享—

  赫山区艾华集团生产现场

  建设中的武陵产业园

  编者按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在近期召开的部分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推动力不动摇,把稳工业作为稳增长的头等大事来抓。全省上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一心一意谋划发展,一以贯之主攻工业,推动全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现推介部分县(市、区)抓工业稳增长的做法,供参考借鉴。

  浏阳市:

  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强大动力

  一是抓项目建设。出台《关于鼓励外来投资的决定》、《关于鼓励引进龙头企业、壮大产业集群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2014年为“项目攻坚年”,全市共铺排162个重点项目和27个重点企业,其中工业项目73个,计划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40亿元。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实行重点项目主要领导联系帮扶制度,多次组织召开重点项目动员会和项目推进现场调研会,严格落实项目建设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确保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截至7月底,全市已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34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53.2%,同比增长24.7%。在重点项目的强力推动下,今年1-7月全市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75.97亿元,同比增长17.6%,居长沙市九区县(市)榜首。

  二是抓内部挖潜。出台《关于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浏阳市企业上市扶持奖励办法》,对企业扩大投资、企业重组、新创企业及新入规企业和企业上市的,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企业实现产值或销售收入上台阶和新入规的企业进行奖励。今年来,蓝思科技、宇环数控等17家企业相继进入2014年度拟上市企业名单。

  三是抓结构调整。直面烟花行业下滑带来的挑战,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利用市场倒逼机制加快转型升级。目前已关闭(整合)花炮企业110家,充分发挥现有产业技术研发平台作用,鼓励建立行业企业共同投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创新发展平台,实现资源优化重组,逐步走向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及安全型、环保型的发展道路。

  四是抓要素保障。用工方面,由政府出资组织“揽万名英才·助浏阳腾飞”工业企业人才招聘活动,今年已开展60多场次,引进人才3万余人。融资方面,开展“融资直通车”活动,成功引进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等金融机构入驻浏阳。截至6月底,全市小微企业贷款额度达189亿元,比年初增长17.33%。用地方面,今年已向上争取追加用地指标245公顷(折合3675亩),市本级审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手续23宗、437亩,其中工业用地350亩,保障了工业企业的用地需求。

  赫山区:

  技术创新增强工业发展活力

  一是突出技术改造。连续两年发布实施工业强区战略1号文件,明确区财政每年安排120万元科技经费,对区内企业使用新技术、研发新产品、获得新专利、拓展新市场均给予奖励支持。今年来,全区新建和续建工业技改项目68个,完成技改投资38.38亿元,同比增长38.9%,其中技改投入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达22家。通过技改创新,进一步提高了企业技术水平、产品技术含量、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经济效益。1-7月,全区2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3.2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居益阳市8个区县市之首;完成工业投资62.88亿元,增长46.7%。

  二是推进两化融合。连续4年实施企业信息化“登高计划”,全面开展“数字企业”创建活动。通过立项争资、激发社会投资,累计投入资金2.2亿元,全面推进“数字赫山”建设,重点建设“数字园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截至8月底,全区200家规模以上企业已有106家企业实现“一条互联网高速接入通道、一个企业数据通信网络、一个企业门户、一套自动化管理系统、一套电子商务系统、一套网上培训系统、一个企业内容图像监控平台”的“七个一”标准要求。

  三是强化企业服务。平台建设方面,按照龙岭工业园“一园带多区”的发展思路,今年建成标准化厂房11.28万平方米,龙岭工业园成功入选国家低碳园区,“众星拱月”式的园区工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信贷融资方面,区财政每年安排600万元工业发展引导基金,今年已组织召开合作促进会、项目对接会10余次,贷款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300多家,贷款总额80多亿元。黑美人茶业、赫山链条“新三板”上市前期工作稳步推进。企业帮扶方面,将每年8月定为企业帮扶月,今年已由区领导带队走访46家重点企业,收集企业发展难题59个,当即解决问题7个。

  江华瑶族自治县:招商引资壮大县域工业总量

  一是强化招商引资,力促项目早落地。坚持请进来“了解”与走出去“推销”相结合,今年先后邀请7批国内外客商120余人次前来考察。组织10余次招商小分队赴珠三角、长三角等地专题招商,在南宁和东莞设立招商办事处,积极主动对接东盟经济圈和珠三角腹地,成功引进东莞市天宇投资公司建设上市企业孵化园,凯盈科技、九恒集团、骏宏电子、嘉佑益智等一批高科技工业项目相继落户,投产后可实现产值50亿元,预计3年后孵化园年产能达150至200亿元、税收达5亿元左右。今年1-7月,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3%,实现自2011年3月以来连续40个月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在20%以上。

  二是完善园区建设,力促平台增品质。创新体制,建立“公司化运作”管理体制,大胆采用BOT、BT和FBT融资模式,筹集园区建设资金近20亿元。破解瓶颈,采取“两置换、两保障、两转变”的征地模式,一次性依法征收土地1.3万余亩,保证园区项目建设用地需求。量身打造,根据企业实际建设标准厂房,目前经开区建成的4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全部“售罄”,在建的30万平方米也已“名花有主”。

  三是优化企业服务,力促企业增利润。想方设法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建成园区自来水供水系统,企业用水由2.9元/吨骤降至1.2元/吨,用水成本下降58.7%。调度企业错峰生产,为坤昊实业等5家企业申请减免基本电费300余万元;协调海螺水泥实现“直供电”,节约成本700余万元。鼓励海螺塑编、创晨电子等企业开发新产品,添置新生产线,提高核心竞争力。对工业园区内工业企业和投资额2000万元以上的园区外工业企业,新、改、扩建及技改等建设项目,实行县级行政事业性收费全免,服务性收费(含中介机构服务性收费)按国家最低标准的30%收取。

  四是抓好环境优化,力促发展无障碍。出台关于工业园区、重点项目、税收奖励、作风建设等系列政策文件,每年县财政安排300万元专款,对经济建设工作分类重奖。在河路口镇试点“扩权强镇”改革,下放审批权限25项。成功对接华融湘江银行,积极组建担保公司和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公司,对担保公司、中介机构、民间融资进行清理整顿,今年已为企业筹资3.5亿元。同时,在全省首创由纪检部门牵头在园区内设立行政效能室和重点项目指挥部行政效能部,今年共查处园区“三非”违法案件56起,组织集中整治行动7次,拆迁违法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

  武陵区:

  精准发力加快新兴产业集聚

  一是发展新兴产业。以移动互联网产业为龙头,带动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武陵区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意见》,安排专项发展资金,对入驻企业给予办公业务用房租金“免二减三”补贴政策,以武陵创业园标准化厂房为平台,打造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园中园。目前,已有华智动漫、新浪潮、亿利达、腾道科技、本地易购等50多家企业正办理入园手续。力争用3-5年左右的时间,在园区集聚300家左右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培育30家左右具有创新活力的成长型移动互联网企业,扶持3个有影响的移动互联网龙头示范企业,实现产值30亿元以上,解决主城区就业6000人左右。1-7月,全区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308.7亿元。

  二是推动产业聚集。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加快推进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武陵创业园项目2月份已开工,目前已完成一期7栋4层标准厂房3.8万平方米建设任务,年底前将完成二期8栋4层标准厂房4万平方米建设任务。加上前期已建成1.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区工业园将形成10万平方米左右的标准化厂房,引导中心城区退城入园企业集聚发展,将园区打造成高密度厂房、高效率产业、高技术聚集的高新技术园区。

  三是加快项目建设。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对重大项目主动帮助投资者排定项目工期,做到每旬有新任务、每月有大进展。目前,投资5亿元的常德烟机高速超高速卷接机组项目、投资4亿元的金鹏印务烟标生产线技改工程、投资4亿元的烟叶复烤易地技改工程等,均已在建或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完成投资总额1.5亿元,完成全年投资任务的70%以上。

  四是强化企业服务。坚持区领导带头,每月至少调研走访一遍所属企业,深入开展重点企业巡查会诊等特色活动,共为重点企业协调解决费用减免、退休职工补缴医保费用、高压专线管沟建设、公交线路延伸等各类实际困难问题80多个。落实兑现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今年已按政策为部分企业减免各类税收500多万元,为15家困难企业提供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近500万元,全区有120多家企业享受80余万元电价优惠。

  醴陵市:重大项目推动工业增长

  一是强化政策保障。今年启动实施“5123”工程,计划用5-8年的时间,培育新增10家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20家过5亿元,300家过1亿元的企业,对重点培育的过10亿元的、过5亿元的企业实行“三特政策”,即特殊的奖励政策、特殊的政策扶持和派驻一名副科级以上的驻企业特派员。出台《集体土地上房屋抵押贷款办法》、《财政性资金股权投资管理办法》和《贷款贴息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为工业经济稳步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狠抓项目建设。年初明确今年重点建设的十大产业项目,以大投入促大项目,以大项目促大发展。上半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8.4亿元,增长27.5%,其中技改投资94.3亿元,增长32.6%。去年动工投资50亿元的醴陵旗滨玻璃项目首条生产线已实现投产,第二条生产线已点火烤窑,年内将有3条生产线实现投产,明年5条生产线将全部建成投产,创造了醴陵项目建设“旗滨速度”。十大重点产业项目年内将有3大项目全部或部分建成投产,预计将新增工业产值10亿元,两年内项目将全部竣工,预计新增工业产值70亿元。上半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23.34亿元,工业企业实缴税金总额5.15亿元,增长22.53%。

  三是优化企业服务。建立陶瓷、烟花企业互助发展协会,通过企业间有限责任的联保联贷,缓解企业融资困难。目前已经引进2家股份制银行在醴陵设立分支机构,新成立3家小额贷款公司。上半年全市贷款余额116.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26亿元,增长10.7%。充分利用展会活动,帮助企业开拓市场,1-7月全市累计进出口额达到18802万美元,增长14.12%。

  四是发展园区经济。醴陵经开区在基础配套设施、产业调整、土地集约利用、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已经形成陶瓷产业集约配套发展的格局。通过引进扶持新兴产业,轨道交通配套、汽车配件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和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长足发展,醴陵经开区跻身全省园区前20强,比上年前进了23位。

  永兴县:为产业转型升级筑牢发展平台

  一是加快园区建设,推进整合升级。围绕打造“千亿园区”目标,拟在原经济开发区基础上新设立永兴稀贵金属资源再生利用产业集中区。目前,区域环评、可研报告、规划设计方案已通过省里专家评审。重点抓稀贵金属产业的整合升级,将全县110多家冶炼企业关闭、取缔82家,最后整合至30家稀贵金属企业入园集中发展。13家煤业公司股份制组建取得新进展,启动煤矿技改扩能项目9个,总投资9.1亿元。1-7月,全县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90.1亿元,同比增长12.4%,对GDP的贡献率达63.6%;其中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50.1亿元,同比增长13.2%,占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5.6%。“两区四园”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3亿元,新建标准厂房17.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9%。

  二是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发展优势。创新招商方式,1-7月全县组织小分队外出招商50余人次,在谈意向项目30余个,合同、协议金额达150亿元,其中工业项目25个。新增外资项目1个,实际到位外资6677万美元,同比增长18.3%。内联引资项目54个,实际到位资金17.3亿元,增长14.4%,其中实际到位工业类内资13.6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447亿美元,同比增长264.2%。

  三是加强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制定下发《永兴县2014年工业项目建设大会战实施方案》,继续实行县级领导联系工业项目制度,今年全县共实施重大工业项目59个,其中总投资过亿元的项目50个,合计总投资335.6亿元,本年度计划投资45.1亿元,续建项目27个,新开工项目32个。1-7月,全县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7.5亿元,同比增长52.6%。

  四是加大融资力度,破解发展瓶颈。今年已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8次,成功引进华融湘江银行。积极引导企业上市融资,大力推介金融服务产品。截至7月底,驻永兴各金融机构为237家企业发放贷款26亿元,县外金融机构为全县52家企业发放贷款10.1亿元。全县各金融机构完成各项贷款余额46.5亿元,同比增长40%,新增贷款8.9亿元,居全市第一位。

  湘乡市:

  特色产业推动

  县域经济发展

  一是发展特色经济。选择以深思电工为龙头的电子电气产业(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全力以赴申报省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市委、市政府明确特色产业发展“321目标”,即打造3个产业园、建设“两百”工程、构建一个国家服务平台体系,为全市工业发展指明方向。同时,为促进五矿湖铁、湘氟等企业转型升级,规划在城西老工业区建设五矿(湘乡)产业园,目前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1-7月,全市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89.7亿元,增长14.9%;规模工业企业累计上缴税金2.84亿元,增长23.1%。

  二是强化企业帮扶。市政府出台《关于支持工业企业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经济开发区行使有关市级行政管理权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为工业企业发展提供强力保障。开展“服务实体经济集中活动月”活动,市领导分组率队走访企业40多家,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83个。市委、市政府决定出资1500万元设立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出资5000万元参股湘潭市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同时,市政府已授予经开区第一批次35项市级行政管理权,提高项目审批效率。

  三是突出企业服务。完善湘乡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湘乡市中小服务平台与湖南省、湘潭市企业服务平台并轨,为企业提供企业发展、产品销售、法律咨询等服务。市经信局成立项目申报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奖励、省技术改造、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市新型工业化、市节能减排等专项资金,预计年内可为企业申报国家、省、市项目26个,争取资金700万元;联合经开区、科技局、乡镇办事处开展送政策、送技术进园区、进企业活动。强化人才培训。多次组织企业负责人赴清华、浙大等高校以及长沙、湘潭等地参加董事长、管理升级、融资等专题培训授课。

  本版图文由省经信委提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