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官兵36年来传承雷锋精神服务群众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聂映荣 刘军 编辑:杨洁 2014-08-29 11:12:51
时刻新闻
—分享—

  望城消防大队官兵们在进行三盘水带连接操训练。尽管只是普通的日常训练,他们却犹如在火灾现场,动作迅速,气氛紧张。

  接到任务,换好消防服的官兵迅速从通道穿过,开始有序登车。据统计,望城消防大队官兵从接到出警指令到全部登车出发仅需一分钟。  均为王志伟摄

  记者 聂映荣 刘军 通讯员 王金银

  在烈火面前挺身而出,在雷锋家乡竭诚奉献。这是一支被人们称为“社会的镇灾石,百姓的守护神”的消防队伍。

  8月26日,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成为目前全国公安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队伍。建队36年以来,他们做了些什么,才成为一个时代的楷模,成为值得大家学习的标杆?让我们在一个个故事中,走近这支雷锋家乡的消防队伍。

  A 靠一本词典

  为战友翻译近百页说明书

  邹璋和韩乾坤都是2013年入伍的新兵。来自贵州遵义的韩乾坤说,他到望城消防大队报到的第一天,放下行李就到雷锋广场集合,在大队领导的带领下,从广场后面的浮雕与北面的宣传栏中接受雷锋精神的教育。“雷锋同志生前事迹一一摆在眼前,确实令人从心灵深处产生震撼。”韩乾坤说。

  生长在岳阳城、家里条件较好的邹璋说,到望城消防大队后,他发现营地环境脏了就马上有人打扫,寝室里桌椅坏了就马上有人维修;墙壁出现破损就马上有人去刷漆……而在很多单位,这些事都需要喊专人来做。

  36年来,队里的战士迎来送往,不变的是雷锋精神。多年来,大队坚持开展“续写雷锋日记”活动,引导官兵学雷锋事迹、走雷锋道路、创雷锋业绩,在浓厚的学雷锋氛围中接受熏陶。

  在望城消防大队,有一个雷锋班,成立于1998年。16年来,这个班走出过唐建湘、袁政、蒋爱兵等一大批学雷锋先进个人。队里2007年进口了一台奔驰云梯消防车,近百页的英文说明书很多战士看不懂,雷锋班战士张定轩在英语水平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利用休息时间,靠着一本英语词典,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查,把它翻译成汉文,方便战友们阅读。

  2012年11月,望城消防大队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目前已经发展为8个分队,共2万余名志愿者参与,将学雷锋的触角伸到社会各个角落。目前,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共资助困难学生54名,长期资助社区贫困户15余户,捐助物资10万余元。

  B 从烈火中救出四人

  右手致残不后悔

  在望城消防大队的营地,一面墙上写着队训:“雷锋家乡消防兵,竭诚奉献为人民。”其实,在36年里,该消防大队的队训经历了三次变化,最早是“雷锋家乡消防兵,雷锋家乡学雷锋”,之后是“雷锋家乡消防兵,忠勇精勤为人民”。该大队教导员吴宏武说,队训的变化,既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也反映出消防队伍职责的变化。起初,望城建立消防队,纯粹是为了防火灭火。但随着时代进步,现在望城消防大队执行的任务中,防火只占了40%,而救助占了60%。

  不管在哪个时代,不管是哪种职责,雷锋精神在烈火与温情中传承。

  17年过去了,老兵陈国军仍然无法完成一个标准的敬礼。1997年1月,一家酒店突发大火,多名群众被困火海。时任班长的陈国军在现场救援,疏散群众时,一块受热爆裂的窗户玻璃从高空坠落,砸中了他的右手,顿时血如泉涌,可他却没有停止救援。晕倒送医之前,他还连拖带拽地救出了四人。由于四根手指肌腱断裂,且耽误了治疗时间,他的右手落下终身残疾。醒来后得知情况,他说:“一根手指救一个人,值!”

  去年11月11日,望城区雷锋大道,一辆中巴车和一辆摩托车碰撞后发生侧翻,摩托车司机和中巴车上多人受伤。不少群众站在旁边围观,不敢上前救助。紧急关头,两名开车路过此地的消防队员下车进行专业救援,在他们的带动下,围观群众也纷纷过来帮忙。120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后,那两名消防队员才悄然离开。后来,媒体和市民多方寻找才知道,这两名消防队员就是望城消防大队的蒋爱民和揭叶栋。

  2006年3月,望城消防大队12名官兵在一次偶然机会中,了解到望城区内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的学生基本都患有听障、视障或精神方面的疾病。12名官兵主动来到学校,与学生结成“1+1”爱心对子,长期向学生捐助生活费,并学习手语和孩子们沟通。这一帮就没有停下来,前届官兵调离或转业了,后面的又接着来。

  建队36年来,望城消防大队共灭火救援出动6260余次,营救被困群众806人,抢救保护财产价值10亿多元。参加社会救助3140余次,帮助贫困学子44人,捐助各类书籍5000余册,捐款60多万元;长期帮扶驻地困难家庭22户,捐款捐物价值30多万元。

  C 借钱给执法对象

  帮他买收割机脱贫

  “要不是消防官兵们帮我,我这个家庭真不知道是个什么样了。”望城区乌山镇团山湖村村民熊文富说。熊文富是当地的贫困户,住的是低矮土砖房,不到10岁的儿子身患重病,需要长期吃药。2009年,熊文富借钱买了几个油罐,在村里搭棚私自贩卖柴油,挣钱养家。因这种经营方式存在极大消防隐患,望城消防大队依法对这个经营点进行了查封。时任大队参谋的陈国军等人了解到熊文富家里的实际情况,当即对他进行捐助。战友们得知情况后,也参与进来。陈国军还以个人名义借给熊文富4万余元,让他买了一辆收割机在村里帮人收割水稻。5年下来,依靠这辆收割机,熊文富家中条件逐渐改善,还建起了新房子。

  “这支消防队从建起来到现在,我们都看在眼里,实实在在为大家做了不少好事。”64岁的周新国家住望城消防大队的营地旁边,他说,官兵们经常到周边的居民家中宣传消防知识,有时还带着灭火器等消防器材过来,教大家使用。宣传过程中,碰到谁家电路有问题或有重物要搬,他们都主动帮忙解决。

  “事虽然小,但却暖心窝。”周新国说,36年来,消防队里年轻的小伙子换了一拨又一拨,但这些优良的传统都传承下来了。为了不影响居民休息,官兵早晨出操时都不喊口号,下半夜出警不拉警报。

  此外,望城消防大队还深入乡镇农村,依托全区40多家农村书屋,建设消防志愿者服务站,配发消防宣传资料和灭火器材,把消防安全知识送进乡村的每户家庭,提高了大家的安全意识和防控能力。

  星城夜谈

  值不值,看拿什么做“分子”

  袁云才

  “一根手指救一个人,值!”17年前在火海中救出四人、自己四根手指却落下残疾的消防兵陈国军,朴素地诠释了他的价值观。36年来,他所在的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学雷锋蔚然成风,大家都在人生价值的衡量中,觉得“值”。比如,自己动手给寝室刷墙漆修桌椅,省下工钱用于募捐,他们觉得值;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查词典,把消防车的使用说明书译成汉文,他们觉得值;与盲聋哑学生结对子,借款给执法对象买收割机脱贫,他们觉得值……

  细观这一系列的“值”,皆以别人的收获做“分子”,以自己的付出做“分母”,其比值大于1,官兵们便倍感充实、开心。雷锋故里消防兵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社会,我们听说过见死不救的怪现象,也见到过一些麻木、冷漠的面孔。究其根源,就在于一些人的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只把自己的“得”搬进公式做“分子”,不把爱心带给他人的“得”视为价值。这种错误的价值观,无疑是自私所导致。由于“值”的范围变得很狭窄,他们内心也会失去很多快乐。

  “爱人者,人恒爱之”,以爱心和奉献为底色的价值观,永远不会过时。如果我们向时代楷模的价值观看齐,生活便会少几缕阴霾,多一些阳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