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还有比贷款行贿更好的反腐教材吗?

来源:红网 作者:王磊 编辑:夏熊飞 2014-08-18 00:03:49
时刻新闻
—分享—
  广东茂名窝案爆发前几年,茂名买官卖官风气畅行,成为官员中半公开的秘密,民间甚至流传着从科长数十万元至副市长数百万元的“价目表”。信宜有个镇长是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生,努力工作卓有成效,每次开干部大会都受表扬,但多年没有提拔。为了升任镇党委书记,他抵押贷款5万元,凑了20万元行贿,此后很快被提拔,却也因此受到处理。(8月17日《京华时报》)
  
  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甘愿到基层做官,可以想象,当年刚步入仕途的他,是多么踌躇满志。但当努力和政绩换来的只是大会上的口头表扬,却多年不被提拔,于是理想褪去神圣,原则开始动摇;进而铤而走险,“入乡随俗”,没钱行贿,就抵押贷款;结果被提拔,接着被处理。与其说这是众多腐败案件中可笑的一件,不如说是酱缸体制中可悲的一幕。
  
  时下正值反腐高潮,这一典型案件,恰可成为剖析腐败之根的活教材,从中总结出治本的反腐法宝。首先,病态的升迁机制就值得反思。当再好的政绩都抵不过人民币的时候,不得不承认,官员升迁的砝码已经变质,升迁的依据成了领导的授意,而不是百姓的满意。因此,建立一套透明、科学、高效、公平的升迁机制,很有必要。如何使官员的升迁更多的向民意倾斜,更多的依赖政绩,值得考量。
  
  还应注意,我们的官员,他们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不错,但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糊口,岗位是荣誉、是责任,但归根结底就是一份工作,再多的口头表扬都没实质奖励更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像这位镇长,虽然每次开干部大会都受表扬,但多年不被提拔的滋味,比批评还难受,贷款行贿就是克制不住后的放肆。因此,企业的那套奖惩、竞争机制,值得借鉴。
  
  更为关键的是,我们的官场,在某些领域、某些地方,已经形成了酱缸,即使你不想腐、不敢腐,浸染久了,也不得不腐。茂名窝案中,共涉省管干部24人,县处级干部218人,市辖6个县(区)的主要负责人无一幸免,波及党政部门105个。从“一把手”的市委书记,到基层的科长,从政府部门,到党委、人大,范围之广、数量之大,骇人听闻。
  
  试想,在这样的一个官场环境中,想要独善起身,恐怕也身不由己,只能被“逆淘汰”。这就是劣币泛滥,驱逐良币的噩梦。而在这起窝案中,涉嫌行贿买官者竟高达159人。看到这样的数据,就可以理解那位贷款行贿的镇长,当你还在傻乎乎地蛮干拼政绩,别人已经用金钱开辟了升迁快捷小道,能不急吗?只能说,这样的大环境,傻子也要被逼成疯子。
  
  所以,贷款行贿乍听来挺稀罕,但当它发生在茂名这样一个巨大的腐败窝案中,也在情理之中。我们在感受如此窝案和如此极端的行贿,给我们带来的震撼与悲痛的同时,不妨趁机把它当做一堂很好的反腐课,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找到腐败的病根,下一剂猛药。
  
  文/王磊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