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战士忠诚 青春不朽——记救灾牺牲的90后武警战士谢樵

来源:新华网 作者:伍晓阳 刘昕 编辑:何冰 2014-08-09 06:36:00
时刻新闻
—分享—

   新华网云南鲁甸8月8日电(记者伍晓阳 刘昕)“我先来!”谢樵说完脱掉外衣,奋力向堰塞湖对岸游去。却不料,这一去竟成永诀。眼看就要到岸时,他被山上滚落的石头击中,沉入水中。

   8日上午,谢樵被搜救官兵找到,确认遇难,殁年24岁。在抗震救灾战役中,年轻的武警战士谢樵以生命践行使命——战士忠诚,青春不朽!

   救灾先锋

   谢樵,福建宁德人,1990年5月出生,2008年12月入伍,生前系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医院中医科卫生员,武警中士警衔。

   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根据上级命令,云南边防总队医院紧急组织41人的应急医疗救援分队,赶赴灾区开展救援。

   4日上午,医疗救援分队率先进入重灾区龙头山镇光明村。余震时有发生,山上石头滚落。谢樵与战友一起,一路搬运抢救伤员,转移疏散群众。

   13时,救援队接到村民刘远玉求救:他所在的大林村被泥石流掩埋,60余人下落不明,其妻张仲巧也未逃出,请求救援队帮助进村搜救。

   行进途中,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挡住了队员进村唯一的道路。

   救人要紧!谢樵主动请缨:“我年轻,身体好,懂水性,我先来!”

   他脱掉外衣,向对岸游去。眼看就要游到对岸时,余震突然袭来,一块块石头从山上滚落水中,激起巨大的浪花,谢樵不幸被一块石头击中。

   “当时,我们看到他两只胳膊在水面奋力挣扎,但最终被急流卷入水中。那一刻,我们的心都碎了……”目击谢樵遇险的战友万艳梅泣不成声。

   谢樵失踪后,他所在的边防总队医院立即组织力量搜救。中国蓝天救援队、中国水下救援队、武警交通部队先后参与搜救,但一时没有进展。

   忠诚战士

   救灾中战友拍摄的一张照片,成为谢樵留在人间最后的身影。照片中,他身穿警服,虽然神情疲惫,但目光坚定。武警战士,这是他钟爱的职业。

   “这孩子打小就崇拜军人和英雄,有时看这种书着迷了,连饭都顾不上吃……”远在福建宁德的姐姐谢良琴得知弟弟遇险以后悲痛不已。

   谢樵出生在宁德一个农村家庭,分明的轮廓,深邃的双眼,高高的鼻梁,给人清秀而英俊的印象。2008年12月,谢樵成为一名光荣的边防武警战士。

   “他是棵好苗子,军事训练特别能吃苦,流血流汗不流泪。三个多月新训,他的军事动作成为新兵学习的样板。”谢樵的新兵连指导员杨义军说。

   2010年9月,谢樵被分配到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医院。这是一个英雄集体,曾参加汶川、玉树等抗震救灾,两次荣获“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中医是云南边防总队医院特色,院长陈本善医术精湛,成了谢樵的“偶像”。正在救灾的陈本善回忆说:“小谢热爱中医,勤奋好学,喜欢钻研。”

   学好中医,当从熟悉中草药开始。谢樵被安排到中医科,从事配药和采药工作。通过两年多的悉心钻研,谢樵日积月累,俨然成了“识草专家”。虽然只是一名卫生员,但他对中草药的了解,不逊于许多科班出身的中医。

   自采药材可以降低病人看病费用,医院经常为患者提供免费的自采药材。谢樵经常和战友上山采药,为解决医院中草药紧缺作出了突出贡献。

   入伍以来,谢樵先后参加了缉枪缉毒、抗旱救灾、基层巡诊、地震医疗救援队、爱心门诊等重大任务,每次行动都不辱使命。

   青春不朽

   8日,谢樵遇险后第4天。

   龙头山镇甘家寨子,武警云南总队第二支队正在执行搜救任务。

   9时许,救援部队作训股长黄旭光,突然发现水面上漂浮着一具遗体。

   “01、01,水里有一具遗体,流动速度很快。”黄旭光立即向随队搜救的支队长董家军报告。董家军当即下令准备打捞,并向支队副司令员胡学霖报告。胡副司令员立即作出指示:“严密组织,迅速打捞,确保安全。”

   得令后,董家军立即安排部队兵分两路:第1组,使用简易木筏涉水靠近遗体打捞。第2组,迅速赶到下游泄洪口上段,选择适当位置拦截打捞。

   由于水流过快,第1组官兵乘坐的木筏始终赶不上遗体,无法实施打捞。

   此时,第2组官兵迅速赶到泄洪口,做好拦截打捞准备。

   9时35分,当浮尸快速通过泄洪口栅栏时,黄旭光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遗体。打捞小组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将遗体转移上岸。

   随后经辨认,确定这名遇难者就是谢樵。年仅24岁的谢樵,在抗震救灾的战役中英勇无畏,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消息传来,闻者动容。

   8日中午,装着谢樵遗体的车辆从龙头山镇缓缓驶过。与谢樵并肩战斗的战友们列队,接战友回家。许多灾区群众也自发赶来,送英雄上路。

   谢樵的命运,牵动着万千网友的心。一名网友在微博中写道:天妒英才,但年轻需要热血和勇敢!为人民而死,重于泰山!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