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深情,在灾区传递——来自灾区的四个感人故事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蔡娟 2014-08-07 08:56:26
时刻新闻
—分享—

   新华网云南鲁甸8月6日电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在鲁甸地震灾区,一个个群众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温暖和鼓舞着直面灾难的人们。

   故事一:“熊猫血”,我来了

   8月4日,一则消息通过媒体从灾区传出——被滚石砸伤的村民潘才能急需“熊猫血”。

   这则消息牵动了很多人的心。“熊猫血”学名为RH阴性血,在中国十分稀少。

   3日地震发生时,正在山上放牛的巧家县包谷垴乡村民潘才能被落石砸伤昏迷,4日凌晨1点多被送进了巧家县人民医院。经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先遣医疗队的联合会诊,急需马上手术,否则将致残、截肢甚至危及生命。但是,当地没有这种血源,医务人员心急如焚,一筹莫展。

   万难之际,昆明传来了消息,“熊猫血”找到了。经过云南省卫生部门紧急协调,1100毫升“熊猫血”很快从昆明送到了巧家县人民医院。

   8月5日一早,潘才能躺上了手术台。1个半小时过去后,股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断裂肌肉修复术完成。目前他状态良好,在医生指导下,伤肢已能进行康复性活动。

   指导救治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院长王天朝说,“伤员得到及时救治,我们医务人员十分欣慰,挽救生命的首功应该记在无偿献血人士身上。”

   故事二:“俯卧撑冠军”累趴在搬运路上

   地震发生时,在杭州恒逸仁和实验学校任教的任正康正放暑假在老家休假。这位农家子弟1分钟可做俯卧撑背后击掌38次,曾获得过世界纪录协会2012年颁发的1分钟俯卧撑背后击掌数量“世界冠军”。

   地震发生后,他从老家巧家县老店镇老店村立即赶到包谷垴乡,加入了卸货、搬运救灾物资的队伍。

   没想到,26岁的任正康只干了一天,就浑身酸疼,连胳膊都抬不起来。

   5日深夜,他从受灾严重的巧家县包谷垴乡完成一天的工作返回家时,靠在急救车旁,说起话来有气无力。

   一天来,任正康不停搬运重物,腰一直没直过。搬物间隙,还帮着群众搭帐篷。

   “我平时除了俯卧撑,还参加田径、篮球训练。真没想到,这样的身板都吃不消。虽然累,我还要接着搬。”任正康说。

   故事三:万斤切糕千里来

   “在电视上看到灾区的同胞们缺粮食、缺水,我心里特别着急!”6日下午,“切糕王子”阿迪力·买买提坐在满载一万斤切糕的货车上,从长沙焦急地奔向鲁甸。

   “有1200多公里路呢,我们5日晚七点出发,6日晚上就能到了,希望尽快把切糕送到灾区同胞的手中。”阿迪力在电话里对记者说。

   阿迪力的家乡在新疆莎车县,从2012年起,他就开始在淘宝上卖切糕,今年6月大学毕业后还和同学一起在长沙开起了公司。“地震后,我提出了给灾区送切糕的想法,大家一致赞同。”他说。

   说干就干!公司库存的切糕只有5000斤,阿迪力就组织公司全体员工一起加班加点,客服、财务、行政人员一齐上,大家纷纷放下手中的活,制作、切割、包装……仅两天时间就又做出了5000斤。

   阿迪力说,切糕保存时间长,热量高,材料都是核桃、杏仁等,特别适合灾区的同胞们食用。

   “一万斤切糕市场价大概50万元,对我们来说压力是有点大。”阿迪力说,公司每个月工资就要发十五六万,为了这批切糕,我们把账上的钱全用掉了,公司也没有了库存,下一步还要贷款买原材料。

   “不过不用担心,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们应该有多大力就出多大力。”阿迪力说。

   故事四:“来,尝尝我的葡萄”

   王启芬家的葡萄今年丰收了,不过她的葡萄园马上就会被夷为平地。

   在地震重灾区鲁甸县龙头山镇新开出的一条救灾路上,记者遇见了49岁的王启芬。烈日下,她背着一个装满葡萄的背篓,逢人便说,“来,尝尝我的葡萄”。

   王启芬的家就在龙头山镇镇口的马路边上,和现在这条新开的石子路隔着一条营盘河。现在,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已经把河对岸的马路和王启芬的家一起埋掉了。

   葡萄背到哪儿去?“背去镇上,送给救灾的解放军吃,也给大伙吃。”面对记者的问题,王启芬憨憨的笑着。

   “我家的葡萄今年丰收了。”顺着她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了路边不远处郁郁葱葱的葡萄园,“那几十株葡萄就是我们家种的,不过以后就没咯。”

   根据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规划和安排,王启芬家的葡萄园连同其他邻居家的都将被平整掉,这片平缓的山谷洼地上,很快将搭起300多顶救灾帐篷,安置龙头山镇数千名受灾群众。

   “遗憾吗?”“不遗憾,大家都遭灾咯,这点算个啥子。”

   “来嘛,尝尝我的葡萄,好甜。”王启芬再次招呼记者。

   摘下一颗大大的葡萄放进嘴里——龙头山的葡萄真甜。(记者吉哲鹏 、刘丽琴、庞明广、刘景洋、罗宇凡、李怀岩)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