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4年7月12日上午,红辣椒时评研讨会围绕“大数据时代如何判断新闻事实与价值”主题,各位评委与来自中央、各省市近40家媒体评论员,以及各行业时评爱好者,就网络评论如何顺势发展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本文系红辣椒评论评委、《潇湘晨报》副总编辑杨耕身的发言。)
题目是大数据时代如何判断事实与价值,事实上看到这样一个题目,我是茫然的,就像我在媒体,然后天天很多人在喊,大数据时代来了,我们要用大数据做新闻一样,偶尔也会是茫然。也许大数据应用与新闻,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媒体也会有一些恰当的操控,但是在时事理论的写作上,我暂时还没找到更好的办法。
但是他的题目是怎么去判断事实与价值,那么其实我在想,大数据时代也好,小数据时代也好,微数据时代也好,怎么样来判断他的事实与价值,永远脱不过一些最基本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什么呢?是一个评论作者自身的学识,他的常识、知识架构以及他的分辨力,这些东西可能对每一个评论作者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事实上,刚才剑美教授谈到了一个“孤证”的问题,可能这也是我今天想说的一个东西,因为从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以来,每一次有外面邀请讲课或者做一些交流的时候,我都会孜孜不倦的去跟所有来参加听课的人去探讨、论证一个事情,这个事情是什么呢?就是“中国老人是不是倒掉了”,我们所有的标题都是“论中国老人的倒掉”,当然它的背景大家可能也都知道,从去年以来,尤其是去年底、下半年,在媒体上有很多报道,很多老人纷纷倒地,然后倒地之后会讹诈行人甚至小孩,这样的事件在媒体上非常常见的,那么我做了一个工作,我仔细梳理了一下去年下半年,发生在去年下半年类似的事件,梳理的结果是,我没有发现一件老人倒掉这样的新闻报道他是可信的、是可以符合新闻专业主义的。其中有一个最典型的一个事例是河北某晚报报的一个消息,这个消息是说一个老人上了一辆公交车,然后公交车上人很多,一个小女孩由她妈妈带着,小女孩看老人没座位,就主动起身给老人让座,就在小女孩起身让座,老人准备走向座位的时候,公交司机一个急刹,老人就摔倒了,摔倒了之后老人就要求小女孩和他妈妈对他作出赔偿,最后按照报道的说法是母女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赔了他二百块钱。这个事件当时影响很大,我注意到很多评论作者都就这个事件发表了评论,评论的观点都是众口一词的、义愤填膺地指向了这个老人。那么问题在哪呢?问题在于该晚报的记者仅仅是根据一个市民的电话爆料就写了这么一个新闻,那么按照新闻基本的操作原则,记者拿到这个线索应该做什么?应该对线索进行一个核实,公交车上有很多人,为什么不去采访呢?而且当事双方都不置一词,仅仅是由他人,也就是电话爆料人所讲述的,而且公交车上都有视频监控,为什么没有把视频调出来看看呢?就这样把报道推出来,推出来就形成这么大的影响。我当时是写了一篇评论的,我记得是发在深圳《晶报》的专栏上,当然我仅仅是从新闻操作层面上对这个报道提出了质疑,也提出了为什么不去访问其他人,为什么不去查看公交视频这样一些东西,在我评论见报的第二天,中新网也有一篇跟进的报道,就是当地的公交集团的领导,看到影响这么大,他就要做一番工作,对当日路过这一路线的公交车进行一次梳理,包括询问司乘人员,包括调看监控视频,发现根本就没这么一回事。
在我梳理的很多类似报道中,这种报道是非常常见的,而且常常用于老人倒地这样一类的事情。但是没办法,有时候尽管我们知道他是假的,但也没办法进一步去拒绝他进一步在舆论上引起各种热潮和对人心的破坏。必须要看到,那一轮的老人倒地,对于人心的破坏是非常大的。我记得当时凤凰网的自由谈有一句话,有一个观点,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这句话影响同样巨大,我恐怕在中国这种人群生态的这一课题上,恐怕这句话还要继续飞一段时间。
在我梳理的所有的类似报道中,要么就是这种孤证孤例的新闻报道,要么就是还处于一个可能没有结论的状态,要么就是马上被证明是虚假报道,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所以说事实上当我们回头看我们的评论作者在这中间又起到了一些什么作用呢?可能我不否认有一些老人他是变老了也变坏了,会有这样的人,但是我们终究得注意到,这样的一种毁坏,是指向我们所有人的父辈,要慎重啊。所以说不论是新闻的操作,还是评论作者,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还是回到常识上来,回到基本的新闻专业这样一个意义上来,对学识、判断力,一些对人事人情的基本了解,都是必要的。
文/杨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