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新闻
—分享—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吃饭无保障,一切皆空谈。而粮食天不掉,唯有依地而生,这就是所谓的农业。更现实点来说,中国人口基数大,而且还在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人均可耕地面积却在不断减少,形势极为严峻。从这一点而言,若说农业是“母亲产业”简直都不为过。与农业问题相伴而生的“三农”问题(农业、农民、农村),更是攸关社会稳定,影响着经济的持续发展。
“我国农业的出路在发展现代农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现代农业的明确指示。如果我们忽视了农业现代化,就会出现农业萎缩、农村凋敝、农民贫困,严重者还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停滞。就湖南而言,7100万湖南人民要想吃饱吃好,首先就得向现代农业要粮食。也只有协调好“四化”关系,补齐农业这条“短腿”,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新路,才能让区域经济发展起来,让百姓腰包鼓起来,让“小康湖南”走起来。
数据看成绩,嘱托记在心。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粮食生产连续“九连升”;农业结构逐步优化,基本建立了粮、菜、油、棉、果、水产品等10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农业发展条件显著改善,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51.3%;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土地流转体系建设逐步完善,若再加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撑腰”,湖南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的确不小,关键是我们要将之用好用实,不能成为摆设。这就是总书记所言的湖南现代农业优势,湖南不仅牢记在心,而且正逐步转化成为胜势。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发展现代农业道路上湖南具有优势不假,但这优势却只是暂时的,很容易就会被人赶超。时不我待,失不再来,习近平关于湖南要在现代农业建设上寻求新突破的重要指示,就已经明确了湖南农业发展应该肩负的全局使命。这是号角声,也是动员令,逼迫着干部群众要行动起来,明确目标,厘清责任,一步一个脚印,用积土成山的精神,谱写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篇章。
新篇章需有新担当。徐守盛认识就很清楚,湖南是个农业大省,尽管农业发展较快,但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业劳动力存在结构性短缺,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有困难不怕,何况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存在的困难,树立起了与困难搏斗的信心。信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希望。在其指引下,湖南农业现代化势已成,时已至,我们就应不失时机地把其推向更高水平,否则就会成为历史罪人。
知易行难,农业发展就是一项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的工作,要想做好着实不易。许多人不愿意搞农业,不愿意抓农业生产,就是因为农业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难以立竿见影,难以出傲人政绩。徐守盛能够主动提出现代农业发展方略,说明作风是务实的,政绩观是正确的。没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只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务实执着至此,已经凸显出一位封疆大吏的执政准则,也体现了一个农业大省的使命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