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书记去哪儿》溆浦篇 蒙汉拉通“断头路”

来源:红网 作者:曾小颖 编辑:王娉娉 2014-06-12 10:18:07
时刻新闻
—分享—

5月22日,舒溶溪乡火炉溪村,溆浦县委书记蒙汉与当地村民一起讨论断头路施工的方案。

(5月22日,舒溶溪乡火炉溪村,溆浦县委书记蒙汉(中)与当地村民一起讨论断头路施工的方案。)

5月22日,沿溪乡三渡水村。蒙汉拿起村民向吉声家换下的杉树皮“瓦片”感叹,山上的群众生活不易。

(5月22日,沿溪乡三渡水村。蒙汉拿起村民向吉声家换下的杉树皮“瓦片”感叹,山上的群众生活不易。)

(5月22日,沿溪乡,蒙汉(左)与君健药材合作社理事长王依清在黄柏种植基地里参观。)

5月23日,九溪江乡宝山村。蒙汉(中)与村民和邻县隆回的村支书门开起了修路方案的“算账会”。

(5月23日,九溪江乡宝山村。蒙汉(中)与村民和邻县隆回的村支书门开起了修路方案的“算账会”。)

5月23日傍晚,温水乡红旗村。蒙汉(中)与村民们一起修路。

(5月23日傍晚,温水乡红旗村。蒙汉(中)与村民们一起修路。)

  红网记者 曾小颖 怀化报道
  
  5月22日,溆浦县委大院里,一如往常,县委书记蒙汉带上套鞋去下乡。有人夸他常年下乡穿套鞋、特别能爬山,对此蒙汉并不高兴。
  
  在溆浦“车不是交通工具,套鞋才是”,这样的戏言并非全是夸张。这里山高、林密、沟深,雨季汛期还时有滑坡,许多乡村公路至今仍是“断头路”,老百姓出门一脚烂泥,汽车上山如“爬”。就在沪昆高铁沿线不远,一些村子还靠马队运货。
  
  蒙汉这次下乡,就是为打通“断头路”摸底抓落实的。这两天,他要走访查看溆浦的六七条“断头路”,和乡亲们一起爬烂路、上工地,体会与“断头路”改造有关的酸甜苦辣。
  
  三五年拉通全县的“断头路”,让溆浦人都“像城里人一样走上一脚好路”,蒙汉说,这是溆浦最大最重要的群众路线。说这话时,蒙汉的手上攥着一份溆浦全县“断头路”的工程明细表,共有11页145项。
  
  火炉溪对谈:断头路变成舒心路
  
  出县城一路向西,一路颠簸,蒙汉首先来到了舒溶溪乡的火炉溪村。别看小村偏僻,这里可是个跨县交通的堵点,西接辰溪县的省道S336在此“断线”。而就在几天前(5月18日),拉通两县的舒(溶溪)谭(家场)公路动工建设。
  
  尽管这是一条只有5米宽、4.9公里长的四级公路,却是火炉溪和周边居民做梦都想的一桩大事。以前火炉溪没有通公路,村民们去乡上很不方便,都是挑着担子翻山去辰溪县赶集。但要想坐车去(辰溪县),就还得再从乡里绕一个大圈。自家建了新屋,68岁的农妇吕右英抱怨,因为上学没路,儿子不愿带孙子回来,自己住着也没意思。
  
  开山修路开销巨大,一想到要花几百万,火炉溪的村民也就只敢“做梦想想”了。直到去年,事情才有了转机。县委书记蒙汉到火炉溪村调研“断头路”,将这条路列入了计划,并争取到了245万元的国省投资。火炉溪村的公路这才开了工。蒙汉此次也是特意来看看新路的施工情况。
  
  轰隆作响的修路工地上,村里的老支书、义务质监员张英玉连拍胸脯,要请蒙汉“放心”。他说村里几乎户户都出钱出工,几个老党员还组织了义务监督组轮班监理施工质量。村民们修路从拌砂浆到浇筑都严格按规矩来,看得比自家建房子还重。
  
  修路的事可半点都不能马虎,蒙汉还是少不得嘱咐一番:路基必须比路面宽出一米,还得赶在6月底前修好路基,别让雨季冲垮了路基……翻过开工来的施工记录,蒙汉这才放心。
  
  告别火炉溪时,蒙汉说,如果不出意外这里今年就通公路了,这条路应该能让乡亲们生活得更舒心。但要为“断头路”解忧舒心的,远不止火炉溪一个村。溆浦县委、县政府计划三到五年内实现“断头路清零”,这需要打通全县42个乡镇264个村的788公里“断头路”。其中23条重要县乡级“断头路”,今年就需要打通9条。
  
  溆浦并不富,蒙汉坦率的说,如此多工程上马压力很大。这更需要政府仔细调研、谨慎规划,把“把每一分钱用到刀刃上”。
  
  沿溪乡夜话:穿山路拉通“致富桥”
  
  离开火炉溪再向南驶去,蒙汉赶往沿溪乡。在溆浦,沿溪乡因两件事而出名:药材种植、山路难走。去年修好的一条公路,让这两件事都起了大变化。
  
  1995年,与沿溪隔着一座大山的金垅片区被并入沿溪乡。金垅片区最远的雷打洞等村到沿溪乡政府办事要从邻近的两丫坪镇绕一大圈,行程一百多公里,路线如同一个巨大的U字。而去年十月建成的沿溪至金垅公路从山间直插而过,将100多公里的“U”字拉直成7.5公里的“一”字。当地人都说这条穿山路,为沿溪群众架起了一座连心桥、致富桥。
  
  路没修好前,三渡水村村民王文生说,山上连车都走不得,卖头猪都得两个人用“猪轿子”抬下山。而现在,他想买点什么,随时可以骑摩托下山。比王文生更激动的,是向吉生老人一家。蒙汉来时,乡村干部正在为向吉生家的木楼盖瓦,他家的屋顶原来是用杉树皮盖的,一到雨天就容易漏水。正在屋顶上盖瓦的沿溪乡政府干部向平说,多亏有了新路,可以方便地运瓦上山,自己来帮忙也不会耽误工作。
  
  屋门口通了新马路,自家又住上了瓦房,下山赶集也不用再肩扛手挑了,这一切让向吉生和老伴瞿水珍激动不已。再次见到拍板修路的蒙汉,瞿水珍硬要塞一块腊肉“表表意思”,蒙汉推脱不过,只得付钱收下。开车后,蒙汉有些感概,说群众太淳朴太容易满足了,其实该感激的是自己这些干部。
  
  这条穿山的新路不仅为山两边的群众架起了连心桥,更是一座产业发展的致富桥。天色渐黑,沿溪乡的君健中药材合作社里却越发热闹起来。眼下正值收购季节,附近药农每天下午送药材到合作社,当晚就加工,厂房外一辆辆大货车正等着发货。“多亏了这条路”,君健合作社理事长王依清说,今年来运费都省了五万多,更重要的是,外地客商也方便上山了。
  
  现在,君健合作社光是黄柏的种植基地就由1800亩增加至3000亩,其中700亩为了方便运输专门沿路布置。当地漫山遍野的多穗柯,也被加工成了上好的甜茶,可以护肝降脂。这几天,一个熟手山上采一天多穗柯可以收入两百多元,合作社里一天要收购两万多斤。
  
  当天晚上,蒙汉又来到药农小王家中拉家常。去年六月,正是为了修建这条7.5公里的路,蒙汉与村干部上山打着手电探路后,夜深了就在小王家借住了一宿。
  
  如今路通了,王家两兄弟不光种药,还跑起了药材收购。小王告诉蒙汉,多亏了这条路,下山的货运每斤省了三毛,今年他家已经收了20吨药材了。听完这话,蒙汉告诉小王,新路的规划就是在王家的小院里酝酿的,自己包里还放着那天的图纸。
  
  屋门前算账,为群众打开心门
  
  第二天天刚亮,蒙汉就招呼司机发车,赶往九溪江乡。山路上又颠簸了三个多小时,沿途可见沪昆高铁如一道白练,穿山而过。蒙汉说,这就是溆浦交通发展的现状,一边是最先进的高铁,一边还是碎石烂泥的“断头路”。
  
  沪昆高铁在溆浦设有车站,将于今年12月26日实现通车,届时邻近数县高铁客流都将在溆浦上下。这是溆浦的成绩与骄傲,蒙汉说,高铁为溆浦打开了山门,但光有高铁不能解决溆浦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还需要更多拉通群众屋门口的断头路,为群众打开心门。
  
  为了把由溆浦县城至溆浦南站的2个多小时路程缩短成45分钟,县委县政府在山间开出一条由北斗溪乡至小横垅乡的配套公路,公路将与高铁站同一天通车。
  
  蒙汉要去九溪江乡看得是光明村至宝山村的“断头路”。这条路其实已有毛坯,是为配合沪昆高铁施工建设的临时公路。不硬化再过两三个雨季,路基就毁了;可十多公里路面硬化得一次投入一千多万。这样大的投入在“断头路”过多、财力吃紧的情况下,让蒙汉有些犹豫。于是蒙汉打算实地走走,和群众一起“算算账”。
  
  在宝山村支书肖守逢家的前坪里,蒙汉邀来高铁施工方、邻县和村民代表,开起了多方“算账会”。
  
  宝山的村民当然渴望有一条好路可走,村民奉友香唱起瑶歌,说路修好是几代人的心愿。九溪江乡党委书记梁金华则介绍这条路还可兼顾周边4000多群众的出行便利。高铁施工方的代表和斌也说路基工程比路面更贵,被雨水冲毁了太不划算。
  
  这里地处与隆回县虎形山乡交界处,听说溆浦的县委书记来了,虎形山乡的两位村支书也赶来游说。邻居们的理由也很中肯:溆浦九溪江乡种植着几百亩云雾毛尖,而虎形山乡也有着几百亩的毛尖基地,两地的茶叶规模都有待联合扩大,新路通车还将为隆回来溆浦搭高铁的群众提供一条最短的交通线路。
  
  七嘴八舌的议论过后,蒙汉基本打定主意,还是维持原计划,修好光明至宝山的公路,为两县群众修好这条“区域发展路、高铁配套路、民族团结路和两县友谊路”。
  
  离开村子时已是中午,一名村民按照瑶寨习俗,要送给蒙汉一双自己纳的布鞋。蒙汉想了想还是推辞了,他说布鞋要走好路才划算,还是等路修好了再来穿。
  
  工地上帮工修路算我一份
  
  才下宝山,又上梯田。蒙汉又来到葛竹坪镇山背村,这里的山背花瑶梯田,是溆浦的旅游名片。如今的山背村,仍保留了浓厚的花瑶民俗和独具特色的梯田稻作文化。作为山背梯田景区的唯一进场公路——山背至鹿洞桥公路,改造的路面已全部完成,排水沟等附属工程正在建设当中。
  
  蒙汉借过一把石工锤,对正收尾的工人说验收“也算我一份”,客串了一把质检员。然后用锤子轻轻敲开了刚砌好的排水渠,敲开水渠的边沿发现贴面下的砂浆浇灌得不够实在,蒙汉忍不住批评了几句,要求施工方重新处理。
  
  “偷不得懒啊”,蒙汉语重心长地解释,旅游公路必须是精品工程,路边排水沟如果车一压就坏,难免水淹公路,破坏景区形象。蒙汉半开玩笑半认真,对施工方说下次要“拿个八磅锤来验收”。
  
  到达溆浦最南端的温水乡红旗村时,天已渐黑。这里的村民正喊着号子为一条溪边小路修筑路基。这也许是溆浦断头路工程中最窄一条小路,通往红旗村唯一不通路的八组。尽管这是一条村组小路,但为了扶助当地的花瑶族村民,政府还是拿出部分资金来修筑这条最迷你的断头路。
  
  施工的村民中还有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婆婆。蒙汉看到后悄悄叹了口气,他从老婆婆手上抢过铲子,招呼村民:水泥快干了,算我一个,大家赶快铲完回家吃饭吧。

[NextPage]

5月22日,沿溪乡沿溪-金垅公路上,路遇的瑶族老乡拉住蒙汉(左)说修通断头路带来的方便。

(5月22日,沿溪乡沿溪-金垅公路上,路遇的瑶族老乡拉住蒙汉(左)说修通断头路带来的方便。)

(5月22日,沿溪乡,蒙汉(左二)在药农小王家中拉家常。)

(舒溶溪乡火炉溪村修路工地上,蒙汉向村民了解公路建设情况。)

沿溪乡三渡水村,

(沿溪乡三渡水村,蒙汉询问向吉生的身体状况。)

  记者手记:溆浦山路印象
  
  不到溆浦爬山路,你很难想象同路的“旅伴”有多超现实。
  
  从九溪江乡至宝山村,山路崎岖。你向右看到的是新修好的沪昆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转头向左看是碎石、烂泥与断头路,和你作伴的是农三轮、驮马,在烂泥中慢慢爬,无所谓时速。还有些地方,连马队都没有,陪伴你的只有套鞋。同来的司机说,两天才开了520公里,却感觉开了一辈子。
  
  蒙汉说,这正是溆浦交通的现实,有一上午就能到上海或者昆明的高铁,但也有一上午还到不了镇上的烂路。
  
  “大数据”固然很美,但群众更在意的是更细微具体的解决。具体到溆浦,蒙汉说,就是出门有一条好路可走,就是不用出门就带着套鞋。
  
  这正是溆浦为何如此看重这些五六米宽、七八公里长的“小工程”的原因。望着自己脚上套鞋的泥巴,蒙汉补充说,自己也盼望以后能穿着布鞋下乡。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