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环境公报”不能只报城市没有农村

来源:红网 作者:魏青 编辑:夏熊飞 2014-06-06 00:43:47
时刻新闻
—分享—
  4日发布的《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依据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SO2等六项污染物进行评价,74个新标准监测实施第一阶段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仅为4.1%,其他256个城市执行空气质量旧标准,达标城市比例为69.5%。我国仅有海口、舟山、拉萨空气质量达标。(6月5日《北京日报》)
  
  严重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环境污染治理也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的首要任务。在世界环境日公布《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对于树立环境污染治理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响这场“水陆空”的攻坚战和持久战很有贴近性的现实意义。但是,纵观洋洋洒洒的《环境公报》,为何只报城市而少有农村的数据?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失和遗憾。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广袤的土地承受了越来越多的污染。防治土壤污染、保障舌尖上安全的呼声日益强烈。但是,究竟农村的土地污染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污染面积是多少,各个省、市、县和乡镇的土地污染数据怎么样,这些数据却语焉不详,不能不说是对农村环境污染的轻视和歧视。
  
  兰州、武汉、靖江……今年以来,我国一些城市接连发生水污染事件,水环境安全再次引发人们担忧。城市的水污染固然需要关注和重视,但是农村的水污染同样触目惊心,但是似乎已经习以为常,无人关注,流经城镇的一些河段,城乡接合部的一些沟渠塘坝污染普遍比较重,影响群众多,公众关注度高,几多童年记忆中曾经清澈的小河,如今污水横流,再也找不见曾经的美好乡愁,再也无法看见美丽小河的踪迹,难道“城乡倒挂”还要表现在《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对农村的歧视?
  
  城市居住人口多,社会精英阶层多,拥有话语权的人多,一滴一滴的污染也许都逃不过无处不在监督的眼睛,但是,广大的农村,人口稀少,农民忙于生计,文化水平低,环保意识淡漠,即使污染严重,也由于主观上的忽视和无人关注而得不到重视,其实,农村的污染是城市污染的源头,忽视农村污染,城市治理污染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
  
  话又说回来,造成农村如今的污染严重,同样是城市转移污染的破坏式发展的结果,一些高污染的企业因为环保要求无法在城市继续维持生产,于是转移到农村继续维持粗放的生产,河流脏了,空气污浊了,土壤污染了,农民虽然屡有反映,但是由于污染潜规则的无孔不入,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农民成了破坏式发展的环境牺牲品,冤不冤?!
  
  既然是《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就不仅要有城市的数据,更要有农村的数据,不仅要重视城市,更要重视农村,城乡一体化,城乡齐步走,消除城乡倒挂,不仅要看怎么说,更要看怎么做,治理污染,城市和乡村更应该兼顾,这样才能够体现环境公平感。但愿未来的《环境公报》能够看到详实的农村环境污染数据,让农村治理污染的脚步走得更快。
  
  文/魏青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