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新闻
—分享—
在这个端午节,在外打拼的我,强烈地感受到了我对城市的爱恨交织。这样的感受并不是特例。众多的农民工兄弟来到城市打拼,让城市有了更多的活力同时,也让他们成为了不在依靠土地的流动人群。很多农民工笑称,在农村他们是用双手拿着锄头种地,在城市他们是用钢筋水泥种地,然而,城市不属于他们,建成的高楼大厦不属于他们。农村务工者在流动中难以找到稳定的幸福。
幸福的标准对他们来说并不高。有尊严、有稳定的收入、子女有平等的教育机会而已。然而,在差的工作环境里高强度的劳动换不来稳定的幸福。作为城市建设的生力军,每一个建筑工地,每一个工厂里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相对于坐在办公室的白领们,他们的工作条件和危险程度都比我们高,相比而言,收入报酬却不如。就工作而言,农民工和城市人都是平等的。付出的不比城市人少,然而一到过节,一到生病,一到子女上学,农民工才发现,他们是城市的路人。
没有哪个城市敢放言他们不需要农民工。一到春节,农民工回乡的时候,城市企业家的哀叹证明了农民工早已是城市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此同时,每到年底,看的最多的是讨薪的农民工,看的最多的是仍然回家的农民工。城市需要他们,却在无形中排斥他们。企业需要他们,却做出欠薪的也是他们。城市与农村的天然隔阂,让农民工心中的家在农村,幸福的感觉在农村。
城市和农村的界限当前已不在泾渭分明,让农民工享受均等公共服务和发展机会是形式所趋。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医疗制度搞个,推进异地高考均等化改革。这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农民工幸福的保障。
文/伍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