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忧喜辨之二:谨慎应对通缩“疑病症”

来源:新华网 作者:康逸 编辑:刘仁军 2014-05-15 10:42:01
时刻新闻
—分享—

   新华网北京5月15日电(记者康逸)中国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涨幅重回“1时代”,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连续第26个月负增长,房地产市场出现遇冷信号,一时间关于中国经济可能有通缩之虞的“疑病症”在国际舆论中再次出现。

   然而,综合考虑CPI、PPI和其他数据,并无须过分担忧。中国物价指数的变化,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可以说明中国经济没有通胀之忧,这为政策调整和推进改革提供了更大空间。

   国际投行美银美林的分析师陆挺认为,低通胀让中国央行有空间把银行间利率水平维持在低位。此外,在确保信贷稳定增长方面条件也更具备。对政府而言,还可以通过加快财政支出,推动微刺激措施,以提振消费和投资需求。

   荷兰国际集团经济学家普拉卡什·萨克帕尔则分析,通胀数据让中国政府稍感欣慰,政府可能会采取偏积极的财政政策。

   此外,海外观察人士还看到,从整体态势上看,目前物价走低,是前期经济增长放缓的滞后反映,并不预示未来经济变化。鉴于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虽有所回落,但仍在合理区间,因此不少分析师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没有必要大调整。

   还有观察家指出,眼下这些情况正是中国经济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的产物。在经过30年年均增速近10%的增长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转变,逐渐摆脱倚重出口和投资的模式,向着更高质高效的方向迈进。

   从整体形势来看,中国目前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当前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没有改变。上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决策层认为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仍处于年度预期目标范围。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表示,短期数据不一定说明问题。他说,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还要更准确一些,现在虽然有些变化,但是得出结论要慎重。

   事实上,4月份PPI同比环比跌幅双双收窄,其他诸多宏观指标也均有企稳迹象,采购经理指数(PMI)继续上涨,出口增速超预期回升,这些都表明经济增速出现阶段性回升。

   国际投行瑞银集团发布的经济分析报告看好后市,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在二季度有望回升。报告称,基于出口复苏、投资审批和建设进度加快、信贷保持稳健增长,预计二季度的同比增速将提高至7.7%至7.8%。

   针对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中国政府既有认识,也有对策。近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发布《2014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就加入“主动作为”一词。尽管市场预计不会出台大规模强刺激政策,但央行始终在采取措施管理市场预期和微调政策。

   反观外界的中国经济“疑病症”论者,可能更需要自我反思。正如高频经济学公司创始人兼首席经济学家卡尔·温伯格所说,在西方,唱衰中国的故事也许能带来相关书籍的大卖,但这并不能取代严谨的分析与判断。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