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村官”邓逸涯:坚守3年 扎根苗寨乐扶贫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曾力力 戴科 曾慧荻 编辑:王娉娉 实习编辑 邓瑶 2014-04-16 10:31:39
时刻新闻
—分享—

  如今干净整洁的边溪村,3年前曾是脏乱差的小山村。

  邓逸涯在扶贫村(右)。  

  走进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边溪村,首先映入眼底的是一幅生机盎然的苗寨风情画:炊烟袅袅的苗家吊尾楼,山水共长天一色的水上乐园,吹拉弹跳的苗寨歌舞,真是一个让人羡慕的世外桃源。有村民告诉记者,在扶贫工作组没来之前,这里曾是穷得叮当响的省级贫困村。
  
  三年前,43岁的省发改委经济协作办副调研员邓逸涯来到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城步,成为省发改委驻城步建设扶贫工作组的一名队员。
  
  三年来,邓逸涯与村民同吃同住,带领村民发展特色农业、进行旅游开发,把这个贫困村打造成了“苗寨风情旅游村”。
  
  带领村民发展特色旅游
  
  城步与广西相邻,被称为“楚南极边”,距省会长沙400多公里,坐车需五六个小时。
  
  邓逸涯的扶贫点在丹口镇边溪村。边溪村有168户村民,共693人,3年前人均收入不足千元。
  
  当了25年村长的饶老伯今年卸任,他说边溪村属省级贫困村,以前生活环境恶劣,晴灰雨泥、收入少、房子烂。邓逸涯来之后,带领村民因地制宜,依山傍水地开展生态民族特色旅游产业,发展规模化农业产业。
  
  如今,村里饶老伯开起了农家乐,到周末游客多得住不下。饶老伯在外打拼的儿子看到村里巨大的变化,也毅然辞工回家帮父亲经营起了农家乐。“一开始我们都不愿意搞”,饶老伯告诉记者,当初扶贫组说要大兴旅游产业时,他还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谁会来这么远的地方旅游,真怕舍下全部家当建农家乐,到时候没人来光顾。
  
  村民王奇林本来住在深山里,扶贫工作组了解情况后,以地抵地,在村江边给他划了一块地,出谋划策建议他建起“边溪宾馆”。如今旅客应接不暇,王奇林正筹建家庭影院。王奇林说,以前在城里打工,每年也就两三万元收入,现在每年保底收入六万。
  
  计划十年后建酒店医院
  
  边溪村由于长期封闭贫困落后,村民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比较严重,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信心和勇气不足。
  
  邓逸涯就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

  邓逸涯带领村民赶赴浙江、安徽等地学习农业产业化先进经验,到贵州雷山县、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学习民族特色旅游发展经验。他还邀请专家传授养殖、种植经验,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村民掌握技术,引导村民种上了优质葡萄、桃树、生姜、辣椒,着力于“造血”工程建设。
  
  按照扶贫工作惯例,队员扶贫一年,即可回原单位工作。邓逸涯熟悉情况,城步县委、县政府都希望他能留下来。扶贫从一年时间变成两年,两年又变成了三年。邓逸涯的理想是让村民们富起来。
  
  记者离开的时候,邓逸涯拿出了一幅旅游景点鸟瞰图。图中除了自然风光,酒店、医院、养生场所一应俱全。“这是未来十年边溪、上水村的规划,就算我走了,这个规划也能让这片土地上的村民实现梦想。”邓逸涯说。
    
  扶贫心声
  
  “不达目的,绝不收兵”
  
  2011年,邓逸涯刚来到边溪村时,他向村民坦陈心声:“省委把我们派来,就是要改变这里贫穷落后的面貌。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边溪变美、让村民变富。不达目的,绝不收兵。”
  
  “不多帮他们一把,我内心难安”
  
  扶贫是苦差事,邓逸涯怎么乐此不疲呢?他说:“起初我也是想搞一年就打道回府的。但实地了解村民们的贫困状况后,特别是和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后,如果不多帮他们一把,我内心难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