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盘点习近平访德48小时:助推“中国速度”对接“德国制造”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冯迪凡 编辑:何冰 2014-03-31 07:25:10
时刻新闻
—分享—

  这是时隔8年后,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问德国。

  当地时间28日10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一行结束了荷兰、法国的访问,抵达此次欧洲之行的第三站:德国。尽管习近平停留德国的时间只有短短的48小时不到,但从经贸到人文交流,从信息科技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德关系不仅仅停留于经济层面,而正向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进。

  鉴于德国在欧债危机之中所起到的稳定锚作用,以及中德两国共同所秉持,且相互认同的严格财政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政策,中方在对欧外交政策优先权方面也产生了微妙变化,其中一项则明显地体现在中德之间所建立的总理级别政府磋商机制之上:该机制是目前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建立的最高级别的政府磋商机制,中美之间持续多年的战略与经济对话(S&ED)也仅仅是副总理级。

  28日,中德共同发表的《建立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声明》)为中德关系发展未来确定了方向。

  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

  尽管要在28日18时才正式开始,但400多名宾客已提前2个多小时抵达柏林布达佩斯大街的洲际酒店,恭候一场重要的演讲。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看到,包括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在内的整个德国与中国事务有关的政治与知识界人士几乎都赶来了。而让众人翘首以盼的,便是习近平受德国科尔伯基金会邀请,发表重要演讲。

  在约1小时的演讲中,习近平开篇指出,众所周知,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面对中国的块头不断长大,有些人开始担心,也有一些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认为中国发展起来了必然是一种“威胁”,甚至把中国描绘成一个可怕的“墨菲斯托”,似乎哪一天中国就要摄取世界的灵魂。

  ”尽管这种论调像天方夜谭一样,但遗憾的是,一些人对此却乐此不疲。这只能再次证明了一条真理:偏见往往最难消除。”习近平说道。

  习近平在演讲中指出,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只有和平发展道路可以走得通。习近平强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

  他在稍后的提问环节指出,在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原则问题上,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坚决捍卫中国的正当合法权益。

  在回答欧洲国家热衷的中国国防预算问题时,习近平表示,中国的国防预算是符合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国防建设正当需要的,必须有足以自卫防御的国防力量。

  中德金融合作全面加强

  习近平访德期间,中德两国企业除了签订总额约92.3亿美元,涉及电动汽车、节能环保、医药等多个领域的10项合作文件外,中德在金融领域的一个大动作,便是签署双方关于在德国法兰克福建立人民币清算机制的谅解备忘录。之后,双方将为此选定一家清算行。此举为法兰克福作为欧洲首个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铺平道路。

  中德两国中央银行已在28日签署谅解备忘录。德国联邦银行执行理事会成员约阿希姆·纳格尔在签约后发表声明说,德中日益增长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将使人民币支付量持续上升。

  目前,在亚洲之外,尚未建立真正的人民币离岸中心。除法兰克福外,伦敦、巴黎等欧洲多个城市也一直在争夺人民币离岸交易的所在地。而作为德国乃至欧元区的金融中心,法兰克福受到青睐离不开中德贸易近些年来的密切发展。仅2013年一年,中德双边贸易额达1616亿美元,相当于中国与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三国贸易的总和。而且,中德贸易占中欧贸易总额的近三分之一,德国国内多地对使用人民币结算并投资保值的内生需求非常强烈。

  此外,习近平在29日于杜塞尔多夫出席中德工商界举行的招待会时,希望中德双方优化贸易结构、拓宽投资领域,使“德国制造”与中国市场和“中国速度”对接。

  中德发表的《声明》还称,双方将为在本国落户的对方国家企业提供更加公平的待遇,特别是在参加政府招标方面。双方认为,公平的市场准入和保护知识产权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企业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双方商定定期举行高级别财金对话,强调签署新的、现代化的双边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的重要性。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