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3月12日讯(记者 陈永刚)3月11日,长沙磁浮项目顺利通过省发改委主持的工程可行性评审。评审会上,记者就市民普遍关心的磁浮列车的安全、辐射风险、造价等问题,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国防科技大学磁浮中心教授李杰等专家。
火车南站到黄花机场,乘磁浮列车10分钟
长沙磁浮项目计划自长沙火车南站东广场北侧高架引出,沿劳动路南侧至黄兴大道交叉前转向北上跨劳动路,随即下穿沪昆客运专线,之后线路沿黄兴大道西侧高架走行,抵机场高速公路折向东,沿机场高速公路南侧高架走行,接入黄花机场T1、T2航站楼间连廊,线路全长约18.5公里;设高架车站3座,分别为长沙南站、榔梨站和黄花机场站,设车辆段与综合基地1处;采用磁浮列车3辆编组,车辆定员为每列296人;列车最高设计时速为120公里,最高运营时速约为100公里。
长沙磁浮项目投资估算总额约为42亿元。工程建成后,市民从高铁南站下车,搭乘磁浮列车,只需约10分钟即可到达黄花机场。
中低速磁浮列车具有安全、造价低等优点
“磁浮列车是利用电磁力抵消地球引力,通过自动控制手段使车体与轨道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悬浮间隙约为8毫米),使列车悬浮在轨道上运行。与普通轮轨列车相比,具有噪声低、振动小、无污染、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易于施工等特点,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刘友梅院士被誉为“中国电力机车之父”,他对中低速磁浮列车推崇有加。他介绍,相对于传统的轮轨列车和高速磁浮列车,中低速磁浮列车具有安全、造价低等优点。
“磁浮列车的车体和钢轨是连在一起的,列车车体是‘抱’在轨道上运行,和路基一体化,绝对不可能脱轨。”刘友梅介绍,磁浮列车是目前唯一可以做到运行中不发生脱轨颠覆事故的轨道交通方式。
“现在,很多人谈辐射色变,这里有一个认识误区。”刘友梅说,地球本身就是个大磁场,而任何电器只要一通电,也会产生辐射。2012年1月,我国第一台可投入商业运营的中低速磁浮列车“追风者”在中国南车株机公司诞生,已经仿真运营了1.3万公里。根据国内权威机构对它所做的专题研究和检测,如果中低速磁浮列车经过,离人群1米时,它的辐射值比日常使用的电磁炉表面的辐射值还要低;到了5米远,辐射值比使用电动剃须刀还要小;而到了10米距离,其辐射量完全淹没在环境背景中,专业的检测仪器都检测不到了。
国防科技大学磁浮中心教授李杰介绍,与从德国引进的上海高速磁浮列车不同,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列车还是一种高性价比的交通系统。目前,我国地铁造价每公里5亿元至8亿元,轻轨达每公里2亿元至3亿元左右,而中低速磁浮系统造价每公里约为1.5亿元至2.5亿元,运营维护成本也比传统轮轨车辆大大降低。
两位专家都认为,中低速磁浮列车特别适用于城市客流中等的快速延伸线,诸如市区与机场、郊区、产业区、旅游景区等联系的专用快速线路,也适用于地形地貌复杂、建筑物拥挤的大中城市的交通线路,将是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选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