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2日电 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科技创新是关键。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中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
两会让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成绩和挑战成为海内外关注热点。从高科技产品使用和开发到前沿科学研究,新华社记者与海外业内人士畅谈了中国“智造”起飞的现状与未来。
记者:您知道自己使用的产品是中国研发的吗?您的体验如何?
美国洛杉矶,公共大巴1号线市中心车站,正在测试的比亚迪电动大巴在加州暖阳中平缓进站。
女乘客帕蒂:我完全不知道这是一辆中国制造的电动大巴。我感觉坐在上面很舒适。不过这辆车有点窄,如果乘客带很多包就不太方便。实用车型如更宽大,那就更完美了。
大巴司机史密斯:我喜欢驾驶这种车,和其他车相比,开比亚迪电动大巴的感受很不一样,开起来感觉十分舒畅、轻松,更安静和整洁。驾驶空间也十分舒适,转弯半径好了很多,感觉人车更为一体,驾驶更自如,这是我最喜欢的部分。
瑞典斯德哥尔摩,少有拥堵,通往号称“无线硅谷”的基斯塔科技园的高速公路却有些例外。高峰时间缓慢车流道路旁,是甲骨文、IBM、中兴、华为等高科技企业路标。
中兴通讯瑞典分公司瑞典籍雇员西万德:我使用的是中兴手机,对此我很自豪。这是我们几个月前在北欧市场推出的最新型号,它的配置、性能和细节都很好,具备我需要的所有功能,我还用它控制家里所有的音响设备,这部手机是我每天都离不开的工具。
记者:中国研发的产品与欧美同类产品相比有什么特点?差距又在哪里?有什么不适应国际竞争的地方?
美国加州兰卡斯特市,太阳能发电量超过全市用电量的耗电“净零”城市。比亚迪北美总部就坐落于此,市内一条街道被命名为“比亚迪大道”。
比亚迪北美总部销售负责人巴伦登·赖利:中国新技术很好,但我唯一担心的是设计还不够出色,不足以让国际用户广泛接受,当然这需要时间积累。日本产品在早期的设计也不漂亮。中国产品需要设计得更漂亮、更酷,虽然中国传统艺术特点也非常出色,但中国产品如果进入国际市场就必须符合国际用户的审美观,必须让他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基斯塔科技园内的中兴研发中心,西万德有着北欧人典型的内向腼腆,可是说到中兴的产品却侃侃而谈。
西万德:中兴智能手机广泛使用国际上的高质量配件,虽在中国设计和生产,同样拥有北欧市场其他高端智能手机的特性。相对于其他厂商中兴产品更有价格优势。
中兴在入门级智能手机市场很成功,但目前还无法与其他高端一线品牌的智能手机竞争。要想向更高端的手机市场进发,还必须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口碑,并提高品牌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
记者:中国科研团队发表论文的数量增长快吗?从原创性、前瞻性等标准衡量,这些论文的质量如何?
美国华盛顿,积雪消融,仍有丝丝寒意,《科学》杂志编辑部在初春大雪后第一天恢复工作。
《科学》杂志高级新闻官皮诺尔:用“中国”作关键词在《科学》杂志网站搜索,2010年来自中国的作者发表论文数约为70篇,2013年则有104篇。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搜索方法不是完全科学,但由于我们不记录作者的国籍,对于中国研究人员发表的成果数量,这是我们所能够提供的最佳答案。
英国伦敦,天气不错,桃花、玉兰花开,先一步迎接春天的到来。
《自然》杂志执行主编坎贝尔:近年来中国科研人员在《自然》及其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快速增长。2008年到2012年,有中国科研人员参与的论文数量占《自然》杂志论文数量的比例从1.5%增至2.5%,在全部《自然》系列刊物里从1.5%增至4.2%。
2013年1月,中国科学院超过日本东京大学,成为亚太地区对《自然》系列刊物贡献量最大的科研机构,这一增长势头还在持续。《自然》杂志编辑部对论文的选择标准重在其科学发现的原创性和突出意义,以及是否能引发跨学科读者的广泛兴趣。因此,中国科研人员在《自然》系列刊物发表论文快速增长说明,达到严格标准的中国科研成果正越来越多。
记者:近年来,中国科研投资增长很快。和美国、英国相比,中国科研产出的效率高吗?差距在哪里?从您的经验看,中国科研体制改革还要注重哪些方面?
美国华盛顿,雪过天晴后是人们对樱花季节的期待。
皮诺尔:政府对科学的支持非常有助于加快科学的进步。美国科学促进会首席执行官、《科学》杂志执行社长莱什纳曾说过“充足的研发支持是创新的根本”,中国领导人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对科学的支持增加与驱动经济繁荣的发现之间的联系。
英国伦敦,克里南街4号,《自然》出版集团隐匿在安静的老街里。
坎贝尔:科研成果产出效率是个复杂问题,一个国家在《自然》系列刊物的论文发表数量不足以全面检验其科研成果产出效率,但将这一数字与该国科研人员数量相比,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这一问题。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和美英等传统科研强国仍有差距,与澳大利亚、新加坡等科研成果总量较小的亚太国家相比,也尚有不足。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科研体制,各国都在寻找投资方利益和科研产出价值之间的最佳平衡。与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仍需继续奖励高质量科研成果,同时致力于发挥科研的撬动作用,让这些成果最终能在更大范围内惠及全社会。
记者点评:中国制造曾是推动全球增长最活跃的力量之一。当全球经济艰难复苏、深刻调整时,中国经济也步入“转型换挡”关键期,仅靠低成本已经无法让中国制造成为可持续增长的一个源动力,只有科技创新才能使中国制造化蛹为蝶,向着中国创造、中国“智造”华丽转身。(执笔记者:李宓,采访记者:林小春、刘石磊、郭爽、付一鸣、和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