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6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周琳、张辛欣、袁汝婷)企业年金、教育统筹权、深松整地……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不常出现的书面词汇,却都与百姓拿多少钱、看病上学等息息相关。记者采访了相关代表委员,解读了这些“新颖词”背后的民生表达。
清费立税:砍掉不合理的费,征收合理的税
【摘要】清费立税,推动消费税、资源税改革,做好房地产税、环境保护税立法相关工作。
【解读】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白重恩:就是要把不合理的费用清除,另一方面遵循税收法定,把哪些该征、向谁征收,征收多少白纸黑字写清楚。这体现了政府职能的重大转变,有利于经济良性发展。
深松整地:向土地质量“动刀”,让农民获更多红利
【摘要】发挥深松整地对增产的促进作用,今年启动1亿亩试点
【解读】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夏涛: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地效率入手,向土地质量“动刀”,向土地产出“提效”,牢牢端好13亿人的饭碗。在“三农”改革上做文章,就是为了提升农民积极性,让农民获得更多“土地红利”。
一站式审批:搞好一对一服务,缩短“万里长征路”
【摘要】推广一站式审批、一个窗口办事,探索实施统一市场监管。
【解读】全国人大代表、湖南老爹实业公司董事长田儒斌:过去搞个项目审批,要跑十几个部门,光表格就要填几十个,被称作“万里长征路”。企业是找政府办事,而不是找某一个部门,跨部门协调是政府的“自家事”。希望以后能填好表实现一条龙服务,不用为一件事跑十几趟。
分级诊疗:社区医生“站首岗”,大医院是“后盾”
【摘要】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推进医师多点执业。
【解读】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在国外,社区医生是百姓健康的第一把关人。分级诊疗,实现就近就医,就是希望实现“小病不出县、大病不出市、疑难重症才到大型综合性医院”。让社区医院有药、有设备、有好医生,让大医院别向小医院伸手要钱要病人,最后百姓少排队少花钱,还能看好病。
居住证制度:既给城里的福利,又保乡下的土地
【摘要】对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建立居住证制度。
【解读】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其要点是让非户籍常住人口获得基本公共服务;解决暂不具备落户条件或者不愿落户城镇人口的教育、就业、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问题,让农民工既有城里的福利,又保农村的土地。这将有助于推动真正的迁徙自由化改革,为实现城乡户籍统一打下基础。
教育统筹权:权力下放,让资源去最该去的地方
【摘要】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
【解读】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大学副校长赖明勇:本质就是部委放权,给地方更充足的权力,在财力、人力、物力、文化资源不均衡的背景下,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不搞“一刀切”,避免富的地方资源闲置、穷的地方没有课桌。统筹不仅涉及教育经费,还包括招生、办学权力等。
企业年金:自己不掏钱或少掏钱,养老也能“双保险”
【摘要】鼓励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商业保险。
【解读】全国政协委员、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企业年金是养老保障三支柱中的“第二支柱”,由企业缴纳或企业个人共同缴纳,这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充裕补充。通俗说,就是自己不花钱或者少花钱,能拿两份“养老金”,多一份保险就多一份养老的踏实。不过目前企业和个人积极性不高,还需加大税收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