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长沙市财政局:加大财政惠民力度 倾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彭玮蔚 编辑:高芹 2014-01-09 09:06:42
时刻新闻
—分享—

  制图/王斌

  在昨日开幕的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受市政府委托,市财政局向大会书面报告《关于2013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及2014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长沙市2013年财政收成如何?支出情况如何?2014年又将着重支持哪些方面发展?发展的成果又将如何惠及百姓?

  数字点击

  1.2013年汇总市本级和各区县(市)人大审查批准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调整预算为513.64亿元,根据快报数,全年实际完成536.63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4.48%,比上年增加45.98亿元,同口径增长23.8%(2013年起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从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调整为政府性基金收入,为实现同口径比较,将2012年的收入全部按新体制口径进行了转换,下同)。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883.89亿元(含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上划中央、省收入,下同),比上年增加87.32亿元,同口径增长19.54%。全年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460.44亿元,为政府性基金收入调整预算384.38亿元的119.79%,比上年增加177.65亿元,同口径增长35.44%。

  2013年汇总市本级和各区县(市)人大审查批准的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调整预算为598.08亿元,加上省追加支出等,全市调整后的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预算为724.66亿元。根据快报数,全年实际完成696亿元,比上年增加71.38亿元,同口径增长20.08%(2013年起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从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调整为政府性基金收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安排的支出相应不在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体现)。政府性基金支出调整预算为379.48亿元,加上省追加支出等,全年完成政府性基金支出454.84亿元,比上年增加193.95亿元,同口径增长48.69%。

  2013年全市可实现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

  2.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调整预算为203.81亿元。全年实际完成204.45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0.31%,同口径增长13.49%。

  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4.45亿元的分项完成情况:税收收入173.17亿元,完成预算100.32%,比上年增加20.66亿元,增长13.55%;非税收入31.28亿元,完成预算100.26%,比上年减少47.46亿元,同口径增长13.17%。

  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调整预算为211.45亿元,加上省追加支出及补助下级支出等,市本级调整后的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预算为242.45亿元。根据快报数,全年实际完成229.9亿元,同口径增长15.55%。

  根据快报数,市本级实际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288.64亿元,为政府性基金收入调整预算253.37亿元的113.92%,比上年增加110.26亿元,同口径增长25.78%。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调整预算为247.2亿元,加上省追加支出及补助下级支出等,全年实际完成政府性基金支出288.2亿元,比上年增加130.29亿元,同口径增长45.62%。

  3.2013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加上省应给予的税收返还补助、各项结算补助、上年结转及结余等,减去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上解支出及结转下年支出后,市本级可实现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数据是根据快报数汇总的,在地方财政决算汇编后,将会有所变动。

  亮点回眸

  支持经济转型发展

  多渠道筹集资金230亿元,支持加快轨道交通、湘江综合枢纽、南湖路隧道等重大工程建设。投入143亿元支持省府新区、梅溪湖等片区建设。投入6000万元用于水利投资公司增资发展。

  筹集产业发展资金10亿元,重点扶持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安排4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科技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

  拓展财税增长空间

  规范城区道路和公共场所停车泊位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征收管理。全面启动事业单位及其创办经济实体国有资产占用费征缴工作,核定资产收入过亿元。

  交通违法罚款实行POS刷卡缴款,实现交通违法罚没收入的及时入库。土地报建审批监管系统上线运行,土地报建审批环节关键数据实行联合监控,为土地收入应收尽收奠定了基础。

  助推城乡环境改善

  投入900万元支持主要污染物减排项目实施。推进第二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安排环境保护资金1200万元,支持空气、扬尘、尾气污染等整治和环保监管工作。支持湘江长沙段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湘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大力支持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库区水环境监察工作,确保了湘江库区饮用水水源安全。

  加大财政惠民力度

  安排学前教育发展专项2000万元,支持全市新建、改建、扩建公办幼儿园105所。投入7.86亿元落实幼儿园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补助、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等各项资助政策。推进“两馆一厅”、中山亭提质改造、炭河里青铜文化博物馆等一批重大惠民文化项目建设。安排3000万元支持送戏下乡、农村电影放映、广播电视户户通、绿色网吧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投入4246万元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和基本药物制度。投入3574万元支持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人均每年提高到30元。筹措3768万元支持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和手术并发症患者扶助标准翻倍。

  倾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安排7354万元用于企业养老保险补助和做实个人账户。完成企业退休养老金第九次调待,人均每月调增177元。筹集5.1亿元用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及第十次提标,人均每月调增50元。筹集1.49亿元补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人均提高40元。安排3900万元支持发展残疾人事业,重度残疾人特殊生活补贴人均每月提高20元。安排5295万元率先全省建立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自然调整机制,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人均每月90元,高出国家规定标准35元。安排902万元率先全省实行城乡居民基本丧葬费全免。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进一步扩大预算信息公开范围,公开97项重点民生项目资金安排使用情况。全面开展廉租房、安置公房等资产清查,理顺产权关系,明确管理责任,进一步加强了国有资产及收入管理。

  提升财政执行能力

  精简资金审核拨付程序,压缩合并相关工作环节,整合财政业务系统,服务效能明显提升。完成长沙财政网移动信息平台、触摸式财政政务服务系统建设,设置服务评价功能,实时接受服务对象监督。

  新闻链接

  2014年拟投17亿元支持教育发展

  市财政局表示,2014年将继续推进改革创新,坚持开源节流、厉行节约,突出公共财政主题,服务科学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强化财政管理,为“六个走在前列”竞赛活动和率先建成“三市”、强力实施“三倍”战略、加快现代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财政保障。

  一是注重全面深化各项财政改革。推动市本级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的公开工作,进一步细化预决算公开内容,增强预算透明度。

  二是注重支持经济创新升级发展。整合科技、工业、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各类资金,完善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强化产业资金的引导作用。计划安排工业发展资金3.2亿元,重点支持上海大众、基伍通讯、蓝思科技新材料项目二期、广汽菲亚特二期等重大产业项目,继续扶持做大做强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烟草等传统产业,打造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长沙基地。计划安排科技专项资金3.4亿元,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扶持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发展。计划筹措5亿元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先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商贸、旅游、餐饮、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

  三是注重助推重大基础项目建设。重点支持轨道交通、桐梓坡至鸭子铺通道、万家丽路快速化改造、河西综合交通枢纽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动滨江新城、黄兴北路二期等新城开发和棚改项目建设,支持朝正垸、望城坡等重点区域提质改造。投入3.4亿元支持黄花机场改扩建工程。筹措7亿元建设长沙国际会展中心。

  四是注重促进城乡品质提升。计划安排3.6亿元,支持城市公共交通和公交站场建设。大力支持三年造绿大行动,推动主干道、城市和社区公园等新增绿地。计划安排2.64亿元,保障城市园林、交通隔离设施和路灯维护管理需要。计划安排城乡一体化专项引导资金1亿元,推进15个小城市、中心镇和特色镇建设。计划安排3.5亿元,支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安排支农专项6.28亿元,推进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发展高端种植业、生态有机高效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链条。

  五是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计划安排17亿元,支持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和城市义务教育扩容改造,扶持城乡幼儿园发展。加快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提高职业教育基础能力。继续支持普通本科高校发展,提升普通本科高校办学水平。计划安排9.84亿元,支持社会保障和促进就业工作。支持启动敬老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加大民办养老机构扶持力度。支持加快推进“一卡多用、全国通用”的社会保障卡建设,提高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整体水平。计划安排3.5亿元,支持实施公交票价优惠政策。计划筹措11亿元,支持加快安居工程建设和棚户区改造,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计划安排1.9亿元,补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计划安排8364万元支持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

  六是注重依法科学组织财政收入。建立重点税源数据库和分类分级风险预警体系,密切关注区域、行业、税种及重点税源企业的税收趋势,增强收入组织的主动性和预见性。

  七是注重加强财政支出监督管理。强化“三公”经费支付监管,探索“双控”资金全面实行网上支付。

  八是注重提高财政队伍专业素养。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团结坚强、廉洁高效的财政干部队伍。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