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湖南范例

来源:红网 作者:丁青卜 编辑:艾伦 2013-12-09 21:37:38
时刻新闻
—分享—
  当前,干部选拔、尤其是重要岗位的干部选拔工作,一直是公众关切的热点。近年来一些地方干部选拔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暗箱操作”等不正之风,严重损害了干部选拔公信力,引起了干部群众的不满。干部选拔工作究竟如何才能做到公正公平?在怀疑情绪蔓延的情况下,干部选拔还能够取信于民吗?带着这样的疑问,作为一个普通网民,笔者有幸第三次接受了担任公选观察员的任务,走进了湖南省第11次省管领导干部公选面试的现场,看到了一些让人特别印象深刻的新气象。
  
  首先,聚焦于权力行使。
  
  以往对于干部公开选拔,人们的关注焦点往往在那些被选拔的干部身上。湖南省这次干部公选,则把许多“阳光”聚焦在考官和组织部门自己身上。面试时,考官听取考生作答,当场给考生亮分,但与此同时,他们自己也是“被考试”的对象,因为,现场还有通过网络报名等方式临时抽选来的十多位观察员,在旁边监督着考官们主持参与面试的全过程,并会填写评价表给考官的表现打分,甚至,考生自己在面试结束后,也可以填写一份表格对考官们作出评价。这样一来,有些考官的紧张度实际上并不亚于考生,因为,他们任何一个有失水准的评分,都会被“记录在案”。
  
  这种做法,最大限度地规范了考试和选拔权力本身的运行,强化了对权力本身的监督约束,这就从根本上促进了权力的正确行使,使选拔工作的公正公平有了可靠的保证。事实上,这些年来,许多地方在促进干部选拔公正公平方面想了不少办法,也有不少创新举措,但收效不彰,群众仍然存在诸多疑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办法和举措回避了对权力本身的监督约束,因此难免是隔靴搔痒。从这个角度来将,湖南的这一干部公选新举措,切实加强了对权力本身的监督约束,显然是找准了改革完善干部人事选拔制度的真正着力点。
  
  其次,定位于事业需求。
  
  这次选拔,每场面试都针对具体招考的岗位来出题,选什么就考什么。笔者重点观察的是邵阳学院院长的面试,一共五道面试题,全部都是贴近高校工作甚至是邵阳学院院长工作本身的实际,要求考生在短短几分钟内给出解答方案。这些考题,有考如何落实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的要求、提升高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考如何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组织制定大学章程的,有考怎么样解决“青椒”们工作学习生活遇到的种种难题的,有考如何看待和处理高校师生关系千百年的变化的,有考如何处理学校教育教学经费等财务管理使用方面业务的,分别考查了考试的业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领导激励能力、观察分析能力,等等。作为观察员,笔者也拿到了一份考官评分标准样本,可以现场观察考官是否严格按照标准打分。
  
  当前有些干部公开选拔工作之所以缺乏公信力,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选拔工作与岗位需求结合得不紧密,为了选干部而选干部,而不是为了工作需要选干部。这样选出来的干部,要么高分低能,要么人和岗位不相匹配,自然会让干部群众觉得选拔不公正、不科学。而从这次面试来看,湖南省的这次省管干部公选,最大可能地缩小了考试选拔和工作实际需要之间的差距,使干部选拔真正做到以岗位选人、按工作需要选人,真正做到了用人唯公、选贤任能,这应该说是很好地体现干部人事选拔的内在要求。
  
  再次,落脚于群众满意。
  
  湖南省的这次省管干部公开选拔,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让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最大限度地参与了进来。从笔试的命题开始,一直到面试结束,全程都开放给新闻媒体现场采访,让过去云山雾罩、公众倍感神秘的干部选拔工作,最大可能地变得透明,真正做到了让群众看得见、看得懂、能监督。这一方面进一步强化了对考试选拔的监督约束,一方面则更好地回应了群众关切,有利于增强群众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干部选拔公信力。
  
  从上述情形可以看出,湖南省的这次省管干部公开选拔,确实煞费苦心,在切实增强透明度、确保公正性、提高公信力方面下了苦工,尤其是它把着力点放在增强对干部选拔权力本身的监督约束上,把人才选拔的目标定位在事业的需求上,把工作的评价标准设置在群众的满意度上,可以说都是切中了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干部选拔工作的关键环节,彰显了湖南省委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切实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坚定决心,值得各地借鉴,值得在全国推广。
  
  文/丁青卜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