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2013湖南省管干部公选阅卷全方位揭秘(组图)

来源:红网 作者:易征洋 编辑:王娉娉 2013-12-05 00:03:23
时刻新闻
—分享—

(组织部评卷工作会议上,评卷专家们将手机等通讯设备进行封存。)

(进入封闭阅卷基地前,还必须在机场经过细致的安检。)

(位于株洲的广州军区某部驻地U型小楼,成为此次公选阅卷所在地。)

  红网记者 易征洋 长沙报道
  
  1994年,湖南首次公开选拔省管领导干部。近20年的实践探索,湖南公选领导干部考试测评向着科学化不断迈进,引导干部在实干、实绩上竞争,走出了一条符合干部成长规律的路子。
  
  11月23日,湖南第11次公开选拔省管领导干部考试开考。11月27日,红网记者受邀参与此次公选阅卷工作会议。11月30日,再次随同省公选办工作人员前往封闭阅卷基地……评卷工作怎么组织?考卷怎么评?评卷过程如何确保客观公正?阅卷专家组怎样组成?公选最受关注、最为敏感的阅卷环节首次全方位展示在公众的眼前。
  
  邀请媒体记者,阅卷工作会公开
  
  (因保密原因,文中专家未使用实名)
  
  依然是那间有圆形会议桌的会议室,每位专家面前都摆放着《工作纪律要求》以及《保密协议》。要参加封闭阅卷了,再次接到省委组织部公选办的电话通知,湖南某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鹏的心情比上次参加封闭命题时显然要平静得多。
  
  “请大家把手机、网卡、U盘等通讯、存储设备放到信封里。”随着工作人员把一个个印有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字样的空信封分发到桌上。参与阅卷的专家们开始清空身上的电子设备。“要记得把手机闹钟关掉,要不然就算关机了,手机也会在信封响到没电。我就上过这样的当。”一位参加过集中命题专家的提醒,让不少原已将手机“封存”的专家再次“忙碌”起来。小小的插曲,也让出发前严肃紧张的气氛变得活泼。
  
  在签订包括“在封闭期间不得单独活动。需要加班时必须有三人以上在场,散步时必须三人同行。”等条款的保密协议后,13位参与评卷的专家将进驻位于株洲县广州军区某部营区的湖南公选封闭命题基地,开始集中封闭评卷工作。
  
  封闭期间,专家们一共需要处理223份试卷,其中包括高校、技师学院5个职位212份试卷(公共科目与领导实务两门),以及1个省属企业高级经营管理岗位的11份试卷。
  
  评卷专家入场后再分组,互补搭配很重要
  
  13位评卷专家,分别来自政府机关、高校、国有企业,尽管职位不同却有着相同的特质:大多曾在多个领导工作岗位锻炼,精通业务、经验丰富、视野开阔、关注社会热点、善于理性思维、学历高。
  
  根据安排,曾担任命题小组组长的刘鸿教授继续担任评卷组负责人,牵头组织整个评卷工作,组织讨论确定评分参考要点并对评卷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处理。他曾经在省委工作,后来又到地方挂职副县长,再到部队院校从事教学工作,工作履历非常完备。省委组织部介绍,为了贯彻党管干部的原则,命题组组长一般由从事政治研究的专家学者担任,以确保政治导向,而刘鸿的再次入选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主持过命题工作,能在评卷时考虑到命题者的思路,使评卷与命题能够在思路上保持延续与一致”。由于封闭点位于部队营区,有着大校军衔的他在沟通协调时也有自己的优势。
  
  与刘鸿相似,参与过此次命题又担任评卷工作的专家还有3名。但作为“新人”,评卷组另外9位专家,则可不将思维局限于命题者的思路,最大限度保持评卷的公平公正。根据组合安排,除组长刘鸿外,其余12人按2人一组分成6个小组,分别负责2道题的阅卷工作。
  
  “每位评卷专家都是从专家库里有针对性选择的。如党校老师侧重答题的思想性,高校老师注重逻辑和文采,而有基层行政经验的则看重答案的可行性。”省委组织部公选办介绍,为了保证评卷的公正性,所有主观性试题评分必须有两名及以上评卷人员评阅,有考生报考的,则尽量让同单位专家回避。此外,评卷专家入场后,还将进行科学分组。基本是两人一组,搞理论的跟搞实践的搭配。“让不同工作,学习背景的人组成一组,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全方位的对试题答案进行评价”。
  
  1题5评,让主观题得到客观评判
  
  与对错之分一目了然的客观题不同,如何让严格意义上并无“标准答案”可言的主观性试题获得相对公正的评判,对评卷制度以及评卷者来说,都是个不小的挑战。
  
  为评好主观题,公选办设计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评卷工作流程:专家讨论→完善评分参考→考卷抽样试评→专家评阅(一评、二评)→复评(两评分差过大时)→再次复核。
  
  评卷专家组也选择把功夫下在前面,仅围绕“专家讨论”这一环节,评卷专家组就用了一整天时间来讨论评分参考。评卷小组组长刘鸿教授介绍,根据专家分组阅卷情况,每组专家在拿到自己评阅试题时,都会对照评分参考,先了解出题者的意图。为完善评分参考上罗列的计分要点,在看完试题后,评卷专家还要提出自己的意见。
  
  补充和完善答案后,评卷专家还将对部分考生试卷进行试评,通过考生答卷情况再次补充标准答案,并了解考生整体答题水平及制定评分尺度,形成统一的评分标准。而这份从“实践”中得来的“评分标准”,还将通过评审小组负责人的批准。经过批准后,同组两名专家再次试评,使评分标准基本一致。
  
  “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不先将标准进行统一,主观题的评卷过程将会产生巨大的分歧。”虽然提前下了这么多功夫,但事实上,评卷过程中分差较大的情况仍层出不穷。如何让评卷专家产生分歧的主观性试题得到公正的评判?阅卷组织者早已拟定了一套严谨的评卷程序。
  
  评卷工作方案中明确规定:同一组两个人的评分由复核组人员进行复核比较,对两人评分分差超出一定控制标准的试卷,或认为两人的评分均有较大偏差的试卷,复核人员应与评卷人员及时沟通协商并提出调整建议,以便评卷人员在复评时作出调整。具体的分差控制标准为:分值20分以内的3分,分值21~25分的4分,分值25分以上的5分。两人意见分歧较大时,由评卷组组长进行仲裁。
  
  “对于每一道有争议的主观性试题,我们都采取5评制解决。”刘鸿介绍,同组两位专家的评判为两评,当分差过大时,阅卷系统将自动跳转到3评。3评中,两位专家可进行复评协商,协商一致则为3评分数,协商不一致则将该题提交评卷组长,由复核小组进行4评。最后,所有分数全部出来后,评卷组还将对每个岗位的前7~8名(分差接近,可放宽至10名左右)进行复评。
  
  “最后还要进行复评的目的主要是看专家评分是否公平公正。我们要把有真才实学的人,公平公正的选拔出来。”刘鸿表示,由于每个岗位前5名都可获得面试资格,所以更要慎之又慎。

[NextPage]

(对照再三提炼的评卷标准,评卷专家在电脑上评阅扫描进系统的答卷内容。)

(评卷工作不轻松,不能单独活动,隔着评卷室的窗子远眺片刻对专家们来说也是休闲。)

(评卷室一角,水果、方便面、矿泉水……这些是评卷专家加班时的“后勤补给”。)

  每人一块“责任田”,评卷专家也看不到试卷全貌
  
  所有主观性试题评分必须有两名及以上评卷人员评阅,必须经过复核组复核确认。为保证评卷人员独立评分,不相互干扰,被扫描进电脑的答题卡早已被分区域切割为相互独立的图片,根据分工,每位评卷专家都只能看到自己权限范围内的一至两道题目。
  
  被分割成若干块独立图片的答题卡就像一块块对应到人的责任田,既保障了专家们评卷的效率,更使得无法从试卷全貌“借鉴”打分状况的专家们,能更加客观的对自己负责评阅的每一道试题进行评判。
  
  但实际操作中,评卷专家们却发现一种特殊的情况。答题卡上洋洋洒洒一大段文字,却与相应的试题答非所问;论述、分析到至关重要的时候,答题卡上的文字却戛然而止……
  
  “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异常卷’。”刘鸿组长介绍,有些考生在考试时比较紧张,可能会把第一题的答案写到第二题答题区域里去,这就导致为什么有些答卷看上去会答非所问。还有些考生不熟悉答题卡,把答案写到了扫描区间外面,以致评卷专家在电脑上只能看到答案的一部分。
  
  “不能因为考生不熟悉答题卡与答题方式,而影响到他答题的内容。”刘鸿表示,仅这样的“异常卷”,这次评卷过程中就发现了20多份。遇到类似情况,评卷专家会按程序以“异常卷”上报,然后通过复核组查阅全卷来给考生把答案“补充”完整。尽量不漏掉一份优秀的试卷。
  
  案例题很“时髦”,率先关注“车轮上的腐败”
  
  “今年考试的案例题太‘时髦’了。”考生们还在对试卷中的案例题“车轮上的腐败”记忆犹新时,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提出要取消“一般公务用车”,被舆论认为是新一轮公车改革的新动力。
  
  “先于《条例》公布之前‘关注’车轮上的腐败,这反映了命题者高度的政治敏锐性。”而从评卷人员反馈的情况看,该题也达到了预期目标,将最优秀的人才选拔出来,区分度非常明显。25分的题,得分在20分以上不超过5人。
  
  负责该题评卷工作的专家汤建国说,得高分的考生明显非常熟悉决策程序,能够做到程序科学,而且具备可行性。显然,这些考生具有丰富的基层工作历练,而且头脑清醒,对改革的难度也有充分的认识。
  
  他举例说,一名高分考生在答题时提出了自己推动公车改革的思路:一,广泛征求机关所有干部职工的意见,组织到有关地区和部门调研,反复论证,最大限度取得共识;二,在此基础上广泛征求班子成员的意见,并由班子成员进行民主决策;三,现在部分二级机构和基层单位进行试点,先行先试;四,向群众进行宣讲教育,让大家对改革的措施和目的有个全面的认识;五,与上级沟通,求得高层的理解和支持。
  
  而事实上,命题专家在起初制定参考答案时,针对这名厅长的决策行为,罗列了其优点与不足,其中不足之处就有9点,并根据考生每个点是否答得到位给出一定分值。“这是典型的按点计分,该题开放性很强,也应该允许考生在合情合理的基础上自由发挥。”汤建国说,在和评卷专家反复商讨后,专家组决定将“按点计分”改为按面计分,划定几个大方向,只要考生的回答涉及这些方面,并阐述全面的话就能计分。
  
  策论题有难度,得分情况呈橄榄状分布
  
  106份试卷中,策论题平均分约为34分,只有大约10份试卷得分超过40分,高的有45.5分,而低分不足20分……作为今年湖南省管领导干部考试中的“压轴题”,策论题以50分的大额分值备受考生关注。如同高考语文的高分作文,优秀的策论文章也有诸多亮点与技巧。
  
  负责评阅策论部分的某高校新闻系教授何斌说,策论就应该有策有论。一般来说,好的策论文扣题紧、入题快,观点鲜明,论述过程要非常清晰,逻辑严谨,文字优美。而且,文章应紧密结合材料,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然后围绕观点严谨陈述,在陈述过程中要有对策建议的提出,更要对提出的建议进行论证。有些打分在20分以下的策论文“完全是自说自话,脱离材料又不能独立成文,或者题目要求字数在1200字左右,有些文章却不到800字,这肯定不会及格。”
  
  “整的来看,策论部分高分试卷不多,低分也很少。考生得分情况呈橄榄状分布。”何斌表示,这个题目难道较高,答好这一题,需要考生有开阔的视野,又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不能止步于就事论事写成命题作文,而是要进行哲学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从最后评卷效果来看,策论题的确达到了拉开考生分数的目的。
  
  省公选办负责人介绍,今年的策论题开放性很强,并不局限于“治学与做官”,理想与实践,梦想与奋斗,或者根据“好干部”要求,全面提高素质等角度思考、写作,也可以从其他多种合理主题和角度思考、写作,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但一点必须明确,既然是策论就要有策有论,而且要紧扣两则材料。

[NextPage]

  附:高分策论选粹及专家点评
  
  由于选拔厅级干部和处级干部的试卷都有一定的保密期,在征得湖南省委组织部特别批准后,我们得以公开湖南第11次公开选拔省管领导干部考试公共科目的策论试题及高分答案摘录,并特别邀请命题专家进行解读。高分策论文背后,究竟有哪些值得关注与学习的亮点?
  
  策论题(50分)
  
  材料1 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论述治学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材料2 习近平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
  
  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满怀信心地指出,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请紧密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200字左右的策论文。
  
  高分策论文一(摘录):
  
  王国维说,治学有三种境界。在我看来,做人、做事、做官都一样,都是有境界之别的……习主席先后在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好干部的标准,这也就是作为党的干部应有的境界,同时也是党员干部标准的最高境界……我认为,为官要做到慎庸、慎言、慎行、慎独、慎权、慎贪、慎欲……
  
  专家评点:文章一开头就把为官的境界与王国维的三重境界联系起来,并能联系到习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非常切题,观点也很鲜明。之后提出“七慎”的概念,并分别展开论述,提出了有对策性的观点,是一篇典型的策论文。但不足之处在于,材料与自身相融合还不够,行文中治学与做官结合还不够紧密。文章中存在一处败笔,不过,对于考场的即兴之作,存在败笔也恰恰证明这是考生临时的发挥,而非将早已预备好的标准答案照抄一遍。
  
  高分策论文二(摘录):
  
  作为领导干部,如果见风使舵,没有坚定理想信念和信仰,那就会成为“墙头草”,成为“变色龙”。如果整天埋怨,见异思迁。那他就会在前进的道路上退却……坚守,不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精神和品德。
  
  专家评点:正反结合得好,反证与正面论述相结合,体现了辩证主义观点,而且全篇没有官话套话,文笔非常优美。文中,这篇策论还参照王国维的三得境界,联系到作为党的干部的三重境界,说明考生对王国维的治学三重境界是理解了的,同时还能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来谈干部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坚定信念,目光长远才能望尽天涯路;第二重境界勤政廉政,为伊消得人憔悴,讲的是领导干部要服务群众讲奋斗;第三重境界学习创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讲的是奋斗之后的梦想实现,可以说非常贴题。但不足之处在于,该文展开力度不够,而且中国人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该文是一个自然结尾,没有回到文章的主题上来,稍显欠缺。
  
  高分策论文三(摘录):
  
  这是一篇差点被“误判”的经典策论。这篇文章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开头,而是直接分为三大段:一、目前的形势;二、中央的要求;三、我们的任务。第一次评分时,何斌给了42分,而另一名来自省直某厅的副厅长黄正华仅仅给了34分。由于分差过大,阅卷系统很快给出反应,两位专家开始协商。最后,黄正华接受了何彬的观点,该文得到了一个比较高的分数。
  
  专家评点:这篇题为《坚定信念为民服务实践梦想》的文章乍看上去不容易发现他的优点,但事实上,它却是典型的策论文体。从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入手,看似入题慢,但作为一种必要的铺垫,从而联系到“中央的要求”,最后落地到“我们的任务”。与毛泽东曾经写过的《目前的形势与我们的任务》风格颇为相似,行文其实非常大气。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