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县委大院”点亮一种精神

来源:红网 作者:江剑 编辑:艾伦 2013-11-23 16:07:22
时刻新闻
—分享—
  据湖南卫视日前报道《龙山县委大院:62年青砖黑瓦依旧老建筑里情味浓》等全省相关系列称,龙山县等地县委大院,一直保持建国后的旧貌。大院虽老,干部们的精神状态却不老,老建筑里洋溢着浓浓的同事情、干群情。
  
  古老的县委大院与层层攀高的现代化楼层,在当今的中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湖南为什么要“挖出”古旧的县委大院?笔者认为,这“挖出”的不仅是古老的文物,更是一种文化;拂去岁月的灰尘,点亮的是一种精神。
  
  老房子联通的是民心,表达的是深情。老旧的房子,益加显得古色古香。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职能部门挤在这块狭小的地域,办公场所虽有点紧张,但干群之间的心却走得更近。有的县委大院虽陈旧拥挤,但满溢着干部与群众的浓浓深情。唐代思想家陆贽有句名言:以公共为心者,人必乐而从之。县委干部住得简单点,老百姓就好找你,不会找错地方,就能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就能时时告诫我们的干部,不忘老前辈创业时的那种艰难,来激发我们的斗志。县委大院“这张脸”虽已不好看,但只要住在里面的我们心是好的,是真诚的,还是会最终打动人打动客商,在这个狭小的空间,做成无限的大事。
  
  老房子传承的是精神,装下的是“大义”。有的县委大院所在县是中国县级红色政权所在地。正是有了这种可贵的精神,新中国建国前的红色岁月,可以走出多位将军;传承到今天,就可以赫现毛主席诗词里说的“旧貌换新颜”境界。这个境界凭的是什么?凭的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志向。正如林伯渠回乡调研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凡是对群众有利的事,要多做。这不仅是一句话,体现出的是真正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千秋大义。正是一直想着“急着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乱用会使人“心里都不会踏实”,所以多年来一直甘愿蜗居在几栋破旧的红砖瓦片房里,风雨不动,“一张蓝图绘到底,不喊一个新的口号,不提一个新的战略”,“只想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地、真正地来真抓实干,创造性地把我们现在的困难问题解决”,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
  
  老房子不动的是追求,竖起的是丰碑。有的几次想搬县委大院可最终都没搬得了,这搬与不搬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其实是县委的“死心”作怪。用了这笔钱来办教育,解决群众民生工程,因为更符合党的宗旨,为此,有的县委采纳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的意见,决定还是不搬。这种不搬的背后,默默吐露着共产党人思想的芬芳。宁先治污水再置屋,把筹备的几千万块钱建自来水,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为此可以看出,县委大院竖起的是丰碑,立在了人民心上。
  
  湖南卫视搞的这个活动不错,以一种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负责的精神追求,让“最美的县委大院”成为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心目中移动的“党校”,架起了干群之间连心的“桥梁”,也翻开了古今之间传承的“字典”。正是包含着浓浓为民情、爱国意的“县委大院”的次第走出,鼓舞的将是构建和谐社会“中国梦”的决心与信心,鞭打的是浪费国资民膏搞“四风”的地区与官员。
  
  人总是要点精神的,作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
  
  文/江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