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罗订坤:为“富二代”正名 更愿被称为“创二代”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邓晶琎 赵伟 编辑:王娉娉 2013-11-18 11:30:28
时刻新闻
—分享—

  大湖水殖董事长罗订坤

  本报记者 刘尚文 摄

  本报记者 邓晶琎 赵伟

  生于1982年、子承父业当选上市公司老总——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订坤,无疑是众多80后、90后羡慕不已的对象。

  11月17日下午,从机场一下飞机便匆匆赶到大湖股份长沙营销中心的罗订坤,却让记者有些意外:一个30岁出头的帅小伙,两鬓却已有了几根白发。

  “公司现在正在结构调整期,我们要面对的挑战不少。”罗订坤的回答沉稳而平静。这个28岁便成为最年轻上市公司董事长的常德伢子,在谈及自己接手家业两年来的心路历程时透露,更愿意被称为“创二代”。

  他说,自己要通过努力和成绩打造属于自己的淡水鱼养殖王国,将来有一天坐上“亚洲鱼王”的头把交椅。

  给家族企业做“减法”

  顶着“富二代”光环的罗订坤,在2011年7月接手大湖股份时,并没有贪图安逸,坐享其成。他一入主,便大刀阔斧地给公司做起了“减法”。

  2000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大湖股份,是全国最大的淡水鱼专业公司,被誉为“中国淡水鱼第一股”。然而上市后,大湖股份的盈利状况一直未能达到预期。

  这与大湖股份前任董事长、罗订坤的父亲罗祖亮的多元化经营模式有关。在罗祖亮时代,公司业务横跨房产、医药、生物食品等多个领域,但房地产业、医药行业两头受挤压,利润被掏空,亏损严重。罗祖亮对这些不赚钱、甚至亏损的项目抱有感情,总希望将来有一天能盘活,所以迟迟不愿意砍掉这些项目。

  罗订坤主导公司以后,对不赚钱的项目坚定做“减法”,并“操刀”了几项“大手笔”:首先将房地产、医药等亏损项目从上市公司剥离,如德山药业等项目;公司集中精力回到主营业务上来,重点抓“鱼”和“酒”两大板块。

  在突出主业发展时,罗订坤也有着与父亲不同的思路。

  “以往,公司的水产品低价卖给了鱼贩,与终端市场的渠道没有打通,因此利润较低。”罗订坤介绍,公司现在推行了产、销、加工一体化,让每个环节的利润尽量流进自己的口袋。同时,推行“千店工程”营销模式,建立从湖面到餐桌的鲜活水产品定点专供营销模式,打通了整条产业链,实现利润最大化。

  在“酒”板块,罗订坤也着力于公司的结构调整。随着高端白酒市场的逐渐萎缩,大湖旗下的“德山酒业”,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将自己定位为二线白酒,面向中低端城市消费群体。

  今年上半年,罗订坤还一举转让了旗下上海泓鑫置业有限公司48.92%的股权,收益12.5亿元。根据公司今年的三季度报告,大湖股份全年业绩有望增长12至14倍。

  “大湖的市值至少可以做到100亿以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罗订坤,正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淡水鱼养殖王国。

  更愿被称为“创二代”

  罗订坤用越来越出色的公司业绩,打消了外界最初对他的质疑。

  其实,罗订坤在接手大湖股份前,也有过在外独自打拼的年月。

  从加拿大完成学业后,罗订坤并没有投向父亲的企业,而是先后闯荡北京、上海,分任北京天惠参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投行部经理。

  罗订坤说,自己当初只希望能多学点经验,真正尝试创业的艰辛。在罗订坤的朋友圈子里,这样的“富二代”不在少数。

  在上海期间,罗订坤加入了“接力中国”青年企业协会。这个协会的成员均来自国内顶尖企业,如,湖南的三一、远大,上海的汤臣,温州的长城电器,广州的立白、雅士利、拉芳等。

  罗订坤认为,这些“富二代”们和自己一样,都渴望被社会认同,并希望摆脱父母的光环,自主创业,奋发图强。

  “‘富二代’中的一部分人的确不思进取,但我身边的大部分都追求上进,敢于创新,”在罗订坤看来,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仇富”情绪,毫无疑问是一种偏见。

  罗订坤说,自己更希望被称为“创二代”或者“醒二代”。“创是创业、创新,醒是醒悟、觉醒。我呼吁社会给予我们以包容,我们有父母打下的良好基础,我们更应努力,将产业做得更大、更强。我坚信大多数‘富二代’不会成为败家子。”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