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湖南卫视《县委大院》摄制组走进绥宁

来源:红网 作者:向云峰 李斌 编辑:高芹 2013-11-11 17:24:56
时刻新闻
—分享—

(绥宁县委书记唐渊接受专访 )

(采访组向绥宁干部了解县委大院情况 )

(《县委大院》摄制组在绥宁县委大院拍摄)

(《县委大院》摄制组在绥宁县委大院拍摄)

(摄制组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指挥所旧址拍摄)

  红网绥宁站11月11日讯(通讯员 向云峰)11月9日至10日,湖南卫视《湖南新闻联播》专栏节目《县委大院》摄制组走进绥宁县委大院,对座落在大院内的新老房舍和发生在院内的旧事新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采访拍摄。绥宁县委书记唐渊及部分老同志接受了专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黄俊玲陪同采访。

  为集中反映当地党委政府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的优良作风,近期湖南卫视策划了新闻专栏《县委大院》,通过探寻县委大院的发展变化,从一个侧面体现当地党委政府顺从民意,艰苦创业,厉行节约,以民为本,创造经济社会发展的骄人成绩。据悉,湖南卫视将在全省范围内选取10个有30年以上历史的县委大院作为拍摄对象。

  绥宁县委大院有三栋很古老的办公楼房。一栋是修建于1952年、现在县委政法委、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县商务局在办公的二层楼房。这是一座苏式风格建筑,是大院内建设最早的楼房。另外两栋是县委组织部、县纪检会、县文明办、县民宗局等单位办公的、结构一样的单层长房子。它们修建于1959年10月,仅用三个月就修建完工,1960年初投入使用。尽管年代久远,但这三座楼房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说起县委大院的人与事,原县党史办主任袁光槐、原县史志办主任袁公湘、原县委办副主任彭华锡、县委办副主任傅友农等人滔滔不绝。

  县委大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迁,除了三座老房子,1981年修建了县政府办公楼、1986年修建了县档案楼、1994年修建了县委办公楼。县委大院占地面积不到30亩,但在县委大院内办公的单位却有30多个,上班人员达600多人。县委大院除了楼房老旧以外,工作人员的办公条件也较为简陋,办公面积狭窄、办公设施陈旧,在县委大院里随处可见多人挤在一间小房子里办公。近几年,由于工作需要,实在没地方办公,一些单位就把车库改成办公室。因为经费紧张,县委办后勤人员还自已动手划院内行车标志线。但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县五套班子精诚团结,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攻坚克难,实现了绥宁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

  县委书记唐渊接受了专访,介绍了近年来我县围绕建设生态经济大县目标,深入实施“生态立县、特色发展、旅游优先、城镇带动”战略,取得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持续稳定的可喜成绩,并展望了绥宁的美好发展前景。在接受湖南卫视记者采访时,唐渊深有感触地说:“县委大院只是绥宁人民家园的一个点。我首先想到的不是这个院子建得怎么样,而是绥宁人民的整个家园建得怎么样。只有绥宁人民的家园建设好了,自己才会心安理得。”

  摄制组还来到绥宁老县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寨市古镇,对绥宁县城搬迁情况、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指挥所旧址龙氏宗祠进行了采访。

  绥宁县对县委大院的改造、办公场所建设投入少,但对民生事业投入却从不打折扣,特别是安排专项经费,对生活在高寒山区、山洪地质灾害多发地段村民实行生态移民,对遭受洪灾房屋被冲毁的灾民实行集中安置。为此,摄制组记者深入红岩镇大山村、黄土矿乡唐家村采访了移民新村和灾民新村的建设情况,实地了解了移民和灾民的生产生活情况。

  据了解,有关绥宁县委大院的新闻将于近期在湖南卫视《湖南新闻联播》中播出。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