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最美基层干部】记中联重科副总工程师、研究院院长付玲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唐爱平 编辑:王娉娉 2013-11-06 09:14:05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记者 唐爱平

  曾经,她是一位大学老师;如今,她是工程机械行业享有盛誉的佼佼者。

  她是北方人,却奔向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热土,在南方扎下根来,转眼就是10余年;

  她,就是中联重科副总工程师、研究院院长付玲。

  从产品研发第一线,到工程机械知名企业的研发领军人物,付玲以坚实的脚步,在这个领域取得了让人瞩目的成就。

  “要做工程机械,就要到主战场去做。”2002年她放弃大学教师的工作,从北京来到长沙,一头扎进她热爱的工程机械的科研之中。她希望,若干年以后,人们能在这个领域看到她留下的痕迹。

  2003年,国内的路面热再生技术还是一片空白。付玲决定做第一个吃螃蟹者。她带领课题组从基础做起,在不断学习中总结,在困难中探索,在实践中创新。她带领着研发团队直接到施工现场,向工人请教,向机手学习,忍受着高温,吃住都在工地。有一次在工地上做实验,气温有30多摄氏度,加热机开动以后有200多摄氏度,作为工地上唯一的女性,她硬是在工地上坚持了38天。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多半时候付玲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性别,有一次还闹了一个大误会:一天中午,在施工工地,付玲拿着盒饭与当地工人一起坐在马路上吃,一位在旁边看机器施工的市民好奇地问课题组的一名队员:“你们修路的还招女民工呀?”付玲的这位同事纳闷了半天才反应过来,他对付玲说:“博士,你被当作民工了,你要注意形象了。”

  付玲带领课题组,仅用了8个月时间,就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R4400型热风循环式热再生加热机,填补了国内空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这款热风循环式热再生加热机,可节约燃料约38%,实现了加热沥青路面时无烟气、无污染,环保性高,技术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很快,该产品就在国内市场上替代国外同类产品。

  2005年,付玲又带领12人的课题组,踏上攻克另一个技术高地的征途。当年6月至12月,复拌机设计进入关键时间节点,付玲因劳累过度,两次严重感冒发烧导致肺炎,连说话都很困难,同事们都劝她休息,但她依然为了完成进度坚持工作。通过反反复复讨论、实践、失败、再研究、再试验,终于在1年时间内,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热风循环加热综合式复拌机。

  付玲不仅是一名出色的技术专家,更是一名团队建设专家。她总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乐于学习、求实创新的精神,渗透到每项工作中,带领团队成员不断拼搏,开拓进取。在她所负责的每一个项目中,不仅致力于产品创新,更加注重人才培养。不论是热风循环式热再生加热机项目,还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成套设备,她总是将自己的研发经验倾囊相授。不论是谁遇到了研发难题,她都毫无保留地悉心指点。每一次重大项目结束之后,她所率领的团队总有一批研发精英脱颖而出。

  2008年至今,付玲作为中联重科技术负责人,主持了国家973项目“起重机超高强钢臂架冷弯成形技术基础”、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因素耦合的大型海上平台起重机械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等多项结构基础、共性技术科研项目。其中超高强度钢箱型焊接结构疲劳强度研究,制定了高强度钢结构疲劳设计规范,填补了在高强钢结构方面缺乏疲劳设计基础数据、寿命预测模型及疲劳设计规范的空白。

  付玲还带领中联重科研发团队构建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机械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混凝土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城市公共装备技术研究院、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五位一体的高端创新体系。

  这些年来,付玲领导的团队每年攻克工程机械基础、关键、前沿技术40多项,创造专利100多项,年度专利申请突破1000件大关。她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的工程机械能够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