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中国金融改革步入深水区 推进内外开放呼声高

来源:中新社 作者:陈康亮 编辑:蔡娟 2013-11-04 10:02:03
时刻新闻
—分享—

  中新社北京11月4日电(记者 陈康亮)备受瞩目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于11月9日在京召开,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会议议程让各界对中国下一步的经济改革充满期待。其中,阻力较小的金融体制改革被寄予厚望,关于推进金融市场对内对外双重开放的呼声亦日渐高涨。

  “中国金融改革当下已步入深水区,深化金融改革已成共识。”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特别是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金融资源错配情况严重,现有金融体制已无法满足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升级的需求。

  赵锡军认为,客观地讲,与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国企改革等“硬骨头”相比,金融改革应该是当前各项改革领域中阻力最小、效果最好的。“毕竟国内金融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前期基础较好。”

  赵锡军进一步指出,市场化仍将是未来中国金融改革的主脉络,即将召开的三中全会可能在深化金融市场对内对外双重开放方面大笔着墨。

  其中,对内方面,有望降低金融行业准入门槛,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推进利率市场化;对外方面,则将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以及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亦表赞同。郭田勇对中新社记者指出,对于当前的中国经济时点而言,一个更为开放的金融体系,将有助于提高金融服务效率,进一步满足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资金需求,有效避免资金空转的现象;同时加速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国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则提醒,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此前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曾提出,中国金融改革应“求得出一招能够影响全局乃至满盘皆活的效果”。赵庆明认为,“这一招”即是以大幅度实质性减少行政审批为重点,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赵庆明进一步指出,一个充满活力的金融市场,往往需要监管层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拆除过度行政审批等门槛。“减少行政审批、放权给市场,有可能带来满盘皆活的效果。预计这一招在三中全会后会继续得到强化。”

  事实上,新一届政府上台以来,随着大量行政审批事项的下放和取消,中国的金融改革步伐亦在各项政策中悄然加速。例如,7月,中国央行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盘活存量资金;9月,央行行长周小川发表署名文章,明确提出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10月,中国(上海)自贸区正式启动,金融改革将进入深度试验。

  “上述政策的出台虽已使中国未来一轮完整金融改革初具雏形,但仍稍显零碎,预计三中全会将从中央的高度作出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并带来政策效力的升级。”郭田勇说。

  而在赵庆明看来,金融改革的推进往往需要有相匹配的监管能力。“与一般的工商业不同,金融业本质上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其风险的爆发将对实体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金融业的开放和创新不应在监管真空中推进。”

  赵庆明指出,预计三中全会在推进金融改革的同时,将要求监管升级,即监管重心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执法转变。比如针对目前国内方兴未艾的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在鼓励发展之余,可以通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加强投资者教育等方式防范风险。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