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动真格,让“限宴令”生根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 编辑:王娉娉 2013-11-01 09:06:18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评论员

  从今天起,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湖南“限宴令”——省纪委印发的《关于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规定》正式实施。

  这项“限宴令”,直指“党和国家工作人员”,从宴请人数、规模到宾客身份都规定得“详细明确”,从宴前申报、宴中遵守到宴后汇报都要求得“周延实在”。它的“严”,体现在管得“更宽”、定得“更实”、惩得“更严”,在遏制党员干部大摆宴席等不正之风上更具操作性;它的“严”,体现在去掉了长篇大论的“水分”,只留下利于群众和舆论监督的“干货”;它的“严”,体现在立法目的的指向,既要管借机敛财等腐败问题,又要管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等作风问题。可以肯定,“限宴令”的出台,必将成为我省促进干部作风建设的又一利器。

  长期以来,有的官员的“宴席”实际上成了滋生腐败的温床,轻则助长大操大办、奢靡铺张等一系列作风问题,使一些官员极为看重排场、噱头,重则纵容有的官员借所谓“婚宴”、“生日宴”之名,收受高额钱财及贵重物品,产生官员腐败,污染干部队伍。因此,出台“最严限宴令”可谓切合时宜,顺应民心。

  最严“限宴令”的出台,剑指“以权谋私”的“灰色地带”。

  公职人员不同于普通民众,其握有的权力容易成为谋利的“手杖”。公职人员以人情交往为由头,大开流水席、大收份子钱;一些人自然心照不宣,借机卖力“表示心意”,名为宴请,实为寻租受贿的平台。这种做法,违背了党纪政纪,吞噬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限宴令”果断拉起“以礼代贿”的“手刹”,封堵各种腐化途径,既是对党员干部的爱护,也是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最严“限宴令”的出台,是为倡导“清风正气”。

  正常的人情交往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掺杂私欲与功利,就会发生“霉变”。“礼尚往来”异化成“攀比陋习”,官场“操办风”愈演愈烈,对民间的大操大办现象也起到了负面感染、推波助澜的作用。“风成于上,习化于下”。“限宴令”为党员干部“家常事”立规矩,给奢靡腐败套上制度的“紧箍”,既有效维护了政府形象,又引领了良好的社会风尚。

  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最严“限宴令”的实施,肯定会触动少数人的利益,因而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阻力。在“限宴令”实施前夕,一些地方的公职人员“突击”设宴摆酒的现象,既体现了“限宴令”的巨大震慑力,又折射出少数人不愿自觉接受制度约束的冲动。

  只有动真格,才能见实效。

  省纪委相关负责人坚定表态:“接受不了,可以退党,可以辞职!”严格问责的“后手”,令斗胆钻空者“赔了夫人又折兵”。而最严“限宴令”颁行之后,更需要“最较真”的刚性执行力,培养出党员干部坚守红线的自觉,把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条规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