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摊派精神病指标究竟犯了什么错?

来源:红网 作者:郑渝川 编辑:叶鹏 2013-10-10 00:05:06
时刻新闻
—分享—
  去年9月,郑州市卫生局下发文件,规定各辖区筛查发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任务数不低于辖区常住人口数的2‰。任务层层分解到每个居民小区,基层医护人员被要求在本辖区人口中每千人至少要找到2个重性精神病,否则就无法完成上级考评。郑州市卫生局负责宣传的人士称,2‰的指标是根据原卫生部2012年7月6日印发的工作考核评估方案精神制定的,已经低于上面规定的标准。(10月9日《南方都市报》)
  
  在评论这样一起事件之前,我们需要了解至少两个基本事实。首先,我国精神病发病人数确实是个庞大数字。“新华网”2011年6月16日援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指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郑州市卫生局所称2‰指标低于“上面规定的标准”,后者应该就是以前述数据来确定的。“新华网”的报道还指出,我国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尚不足五成,就诊率就更低。这就使得精神病人得不到及时治疗和有效管理,病人失控伤人事件屡屡发生;另一方面,这也造成公众对精神病发病人群形成了过当的歧视等排斥情绪,反过来恶化了精神病人治疗恢复的外部环境。
  
  第二个事实则是,政府对精神病患防控的投入长期不足,在许多城市和农村基层的社区管控更是形同虚设。这就让治疗和管理精神病发病人群的责任,悉数转由发病者亲属承担,而许多这样的家庭并无足够财力和相应的约束能力。精神病人失控伤人的诸多事件中,都存在这方面的原因。
  
  基于上述两个基本事实,可以认为,郑州市卫生局按照上级卫生部门的要求,部署下辖各区、街道、社区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筛查,这项工作的执行落实也很到位,本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只有卫生部门和专业的医疗机构了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发布情况、各起病例的具体发病状况,才可能对应的做好医疗管理资源的投放,并最终让精神病人纳入治疗管理,减少相关的伤人悲剧事件发生。
  
  郑州市卫生局对这项工作的部署落实方式却是极其荒谬的。国家有关部门调查得出“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的数据,是就全国总的重度病患人数得出的相加结果,并不是指每个省份的重度病患数据就是总数据除以省份数的平均值。精神病发病人数、重度病患人数及其分布情况,与人口分布也不存在相关关系。完全可能出现某个省、某个城市发病人数特别多,相邻城市发病和重度病患人数相对很少的现实情况。具体就郑州市来说,每个区县、街道和社区的发病率肯定也不会雷同。郑州市卫生局下达的各小区常住人口2‰的重度病患指标,不仅会让一些小区“找不齐”、“凑不满”指标,无法完成考核要求;而且也可能让其他一些小区形成漏报。
  
  郑州市卫生局的决策思路体现出非常明显的“平均数”思维。在总量得到确定情况下,“平均数”思维和方法可以带来极高的执行效率,却不可避免出现严重偏差。无论在自然界,还是社会秩序之中,甚至计算机、互联网领域的差错出现概率,都会反映出幂律分布的特点,随机性强,呈离散型失衡分布,很难出现完美的均衡分布。平均数思维和方法因此显得毫无意义。即以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为例,“百年一遇”并不意味着在某一年发生灾害后,剩下的99年内都不再存在风险;恰恰相反,单次灾害后的灾害风险更有可能调高。
  
  如果将一个地方的精神病人发病情况作为一项社会风险来评估,决不能先入为主的套用平均数这样的懒汉方法,而必须保证筛查工作的人力投入,做好数据复查等审核工作,以确保获得真实的筛查数据。政府部门应对其他方面的社会风险、自然灾害风险问题,也需遵从风险定律,求真务实,而不能试图走捷径。
  
  文/郑渝川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