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新闻
—分享—
特大旱情暴露长沙农田水利设施四大问题
6月29日~8月22日共计55天长沙全市没有有效降雨,持续35℃以上高温时间长达48天,其中40℃以上高温天气出现一周左右。旱情高峰时期全市共8个县市区126个乡镇767个行政村,172.7万亩农作物受旱,19.8万人、23.9万头大牲畜因旱出现临时饮水困难。
长沙市水务局的资料显示,旱情暴露出农田水利设施基础水量不足、输水设施退化、提水设施老化和田间水系不畅四大问题。
具体表现为:水源工程过于单一,分布不均,河坝严重老化,病险水库较多,山塘淤积严重等原因导致在地势较高、地形复杂、水源条件不好、中小型水库覆盖不到的山区遭受了严重的旱情;大部分渠道、渡槽杂草丛生、垮塌淤塞、渗水严重,造成水系网络不畅通,无法正常发挥输水作用;排灌机埠容量不足,年久失修,提水、抽水等水利基础设施超期服役,带病运行,无法满足抗旱用水要求;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农田土地到户后,部分农田之间相互独立,水系不畅,导致水源无法正常输送。
20亿元多渠道多方式解水利建设突出问题
长沙市委市政府结合实际,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实行“以奖代补,民办公助”的农田水利大投入机制,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多元参与、上下齐动”的农田水利建设新格局。今冬明春长沙市水利建设市财政拟投入4.5亿元,区县配套投入4.5亿元,农民投工投劳折合人民币5亿元以上,加上中央和省级投入,年度水利建设总投入达20亿元。
对于长沙县干杉、金井、北山,宁乡县双江口、嶂山等干旱死角严重缺少抗旱水源的情况,将针对性的开展蓄水工程规划和新建,小二型以上水库全面除险加固到位,并新建部分骨干山塘和小二型以上水库;对于绝大部分干渠以上渡槽出现漏水、倾斜、露筋等现象,今年市级财政将继续安排资金,完成7815米病险渡槽的重建和除险加固,完成5万亩骨干山塘清淤扩容,实施沟渠疏浚2500公里,“十二五”期间完成1万公里沟渠疏浚;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对全市水闸工程进行全面处险改造到位,计划完成5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90处小型排灌抗旱机埠更新改造建设任务,充分发挥原有人饮供水工程作用,通过开辟新的供水水源、延伸供水管网等措施,今年计划解决38.4万人的饮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