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十条措施力促空气质量改善
日前,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为实现目标,行动计划确定了十项具体措施。根据论证及评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共需投入17500亿元。
目标计划
行动计划提出,经过五年努力,使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具体指标
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时间表
控车
2017年底前全国供应“国五”油
淘汰
提前一年完成21个重点行业落后产能淘汰
控煤
2017年煤炭消费比重降至65%以下
PM2.5
到2015年地级以上城市建成PM2.5监测点
预警
2015年底前各省份建成天气监测预警系统
解读
考核动真格:首提组织部门参与
这份被称为大气“国十条”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创新在哪里?亮点有哪些?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官员和专家,进行详细解读。
【亮点一】
目标“跳一跳就能够得着”
行动计划开门见山,言简意赅将目标一一列出。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说,“这代表着政府对公众健康的关注,也是对目前一些不可持续发展方式的反思。” 在柴发合看来,“行动计划中的环境改善指标是一个比较高的指标,但也是一个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
【亮点二】
实行“两高”行业产能量控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认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缩过剩产能。这是治理PM2.5污染的治本之策。”今后,要实行钢铁、电解铝、焦炭等“两高”行业产能总量控制,新、改、扩建项目等量或减量置换掉落后产能。
【亮点三】
京津冀煤炭消费负增长
“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关键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孟伟说。计划提出:新建项目禁止配套建设自备燃煤电站,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到2017年,三大区域燃煤锅炉要基本实现天然气替代,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13%。
【亮点四】
首提组织部门参与考核
“各地区将把可吸入颗粒物或PM2.5作为约束性指标,与国务院签订目标责任书。”环保部污防司副司长汪键说,“对于那些没有通过考核的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将会同组织部门和监察部门约谈省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人,予以督促。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重大突破。”
【亮点五】
强调动员全民参与环保
汪键说,大气涉及社会方方面面,每个人既是污染的受害者也是污染源。要做大气污染防治,必须全民参与。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