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每个援藏干部,都有说不尽的故事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国斌 编辑:王娉娉 2013-08-20 09:46:33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记者 李国斌 通讯员 覃攀贵

  湖南省第七批56位援藏干部,于7月6日抵达西藏山南地区开展对口支援工作。进藏后,他们担任山南地直单位和有关县的重要职务,精心谋划发展蓝图,全力促进山南发展。8月15日举行的2013西藏雅砻文化节期间,记者见到了部分湖南援藏干部,听他们讲述在山南地区的经历。

  真措村里的笑声

  7月的长沙,热浪滚滚,而在雪域高原桑日县,却是凉风习习,海拔较高的地区甚至寒风凛冽。7月16日,岳阳市第七批援藏工作队领队、桑日县委书记孙志诚来到海拔5000多米的真措村调研。

  伴着淅淅沥沥的雨滴,孙志诚赶到真措村村委会时,驻村干部和农牧民正围着火炉取暖,谈论黄牛改良工作。驻村干部进村以来,连续三四个月没有离开过村子,这种扎根基层的作风让孙志诚感动不已。

  他动情地向农牧民说,桑日县经济基础好、发展势头强劲,县委计划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光伏产业基地、藏中水电接续基地、建筑建材基地、农特产业化基地,在山南乃至西藏经济发展率先实现翻两番、生态环境率先实现质的转变、人民幸福指数实现大幅提升,不断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傍晚时分,笑声、欢呼声在村委会回荡。

  “来到西藏就没把自己当女人”

  7月5日,湖南、湖北、安徽的第七批援藏干部一同抵达成都,准备第二天入藏。湖南的赵玲芳和朱远红备受瞩目,因为她们是三省援藏干部中仅有的两位女性。不仅如此,湖南省前六批援藏干部中,也从未有过女性。

  来自长沙市环保局的赵玲芳,在山南地区的身份是环保局副局长。“来到西藏就没把自己当女人。”赵玲芳说,来之前,就做好了在艰苦条件下工作的心理准备。尽管如此,出行的交通安全,身体的变化如睡眠变差、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等,都让她遇到了在湖南不曾遇到的问题。

  山南地区企业少,但是矿产资源丰富,环保工作与湖南有所不同,主要集中在矿山、旅游开发、水电建设等方面。工作环境的恶劣,让她体会尤其深刻。有一次去扎囊县一个探矿企业检查,下午5时出发,坑洼陡峭的山道,让她心惊肉跳。由于刚下过雨,到离矿山不远时,泥石流挡住了前面的道路。考虑到她是女性,最后让她在车里等待,另外两人步行去检查,等他们返回已是下午7时,大家又冷又饿。赵玲芳说,下乡赶不上正点吃饭是常有的事,尤其是雨季,如果遇到泥石流,一堵就是几个小时。

  感受农牧民的艰苦生活

  56位援藏干部中,出生于1988年的谭鑫,年龄最小。他从湖南省委宣传部网宣办,到山南地区任地委宣传部网宣科副科长。

  相比其他的援藏干部,谭鑫融入当地相对容易。因为他读高中时,班上有10位西藏同学插班。这些同学全部来自山南地区,目前有7位在山南工作。听说他来援藏,同学们热情地为他克服高原反应支招,并把藏族的宗教信仰、风俗、禁忌等,一一相告。

  7月底,他入藏后第一次陪同领导去浪卡子县和洛扎县考察。去浪卡子县的盘山公路,到处是石头,凹凸不平,狭窄的路面,仅容得下一辆车经过。刚下完雨,山上偶尔还有石头滚落。“我坐在副驾驶的位置,右边就是几百米高的悬崖峭壁,一路上胆战心惊。”

  到浪卡子县一个海拔5000多米的村子,谭鑫自以为已适应了高原,没想到高原反应还是如影随形。甚至山南土生土长的司机,到了那里也头痛呕吐。那个条件恶劣的偏远村庄,农牧民们穿着破旧,住房简陋,让他真实感受到农牧民生存的艰难。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