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专题:湖南战大旱
红网通讯员 李进 饶晔 曹丽君 汉寿报道
旱魔露出罕见的狰狞,肆虐着沅水流域的龙阳大地。
6月28日以来,素有“水窝子”之称的湖南省汉寿县接连20多天遭受晴热高温,到7月下旬,旱情“抬头”并迅速蔓延,全县有2400多口山塘干涸、31座小二型水库无水可放,7月23日,全县受旱面积8.55万亩。到7月28日,迅速扩大到20多万亩。
旱情就是命令,汉寿县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以最有力的措施、最扎实的作风投入到抗旱救灾中,打响一场抗旱救灾的保卫战。
一道命令,八万干群奋战抗旱一线
7月31日下午,汉寿县委、县政府召开的抗旱救灾工作会上,县委书记谭本仲发出了抗旱救灾的总动员令:从现在开始,采取县级领导包乡、县直部门联村、乡村干部到组的办法,“两个一律、三个帮扶、六个包保”的工作模式,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把旱灾损失降到最低。
一时间,汉寿县防汛抗旱指挥部里,一份份预案迅速启动,一道道通知相继发出。29名县防指和各分指县级领导、565个驻村群众工作组纷纷带钱带设备下乡进,配合乡村干部带领广大村民奋起抗旱自救,汉寿乡村处处是县乡联动、干群协力抗大旱的身影。
到8月初,全县投入抗旱资金达3000多万元,发动近8万名干群组织16000多台套抗旱设备,疏通沟渠220多公里,拦筑河坝270多处,开挖机井920多口,有效地控制了旱灾的蔓延势头。
一口“反”水,逼得旱魔节节败退
“好多的山塘见底,没水抗旱了”。随后的几天,持续高温无雨,加之抗旱保生产需求量大,山丘区水库塘坝蓄水急剧减少,到8月4日,全县6596口骨干山塘已经干涸5014口,山丘区水库塘坝蓄水仅剩2600多万方,占可蓄总量的16.6%。
这是汉寿县委、县政府一班人预料之中的事,他们及时启动“北水南调、'反'水抗旱”预案。通过撇洪河南岸,以及崔家桥河、太子庙河等7条撇洪河支流,集中35台290千瓦和166台1341千瓦的提灌机埠和抗旱设备,从垸外的撇洪河提水到垸内,从下游往上游多级提水,用‘反’水补充垸内抗旱水源。
同时,要求缺水的乡镇因地制宜,通过提灌机具从外河提水到垸内的河坝溪沟,然后,从河湖溪沟提灌到上游河坝或排灌主渠,再通过小型水泵提灌或自流进农田,这样来缓解抗旱水源不足的问题。
眼下,汉寿县“北水南调”工程已累计投入资金300多万元,新开或疏挖渠道近40公里、拦河拦溪筑坝230多处,投入抗旱设备200多台套。月明潭、太子庙、毓德铺、崔家桥、百禄桥、龙潭桥等10来个山丘区乡镇每天从撇洪河主、支流提水达50万立方米,灌溉农作物面积达6万亩以上,一口“反”水,有效地缓解局部旱情。
一条底线,4万多受旱群众饮水无忧
确保人畜饮水安全。这是汉寿县抗旱救灾工作的“三个确保”之一。也是县委、县政府向全县人民的庄严承诺,一条不可跌穿的底线。
7月31日,汉寿县启动抗旱救灾应急机制时,就提前做好了30多台消防车、4台洒水车以及其他车辆,为可能出现的受灾村民送水预案。
“想不到,刚一缺水,县里就派车送来了。这水够我一家喝上三天!”。8月5日下午,汉寿县防指调派出的消防送水车,一驶进月明潭乡龙井湾村的供水点,村民们就挑桶提壶围拢过来。村民李全清装满整整6个大桶,乐呵呵地说道。
8月份以来,汉寿县防指在每个出现饮水困难的乡镇都设立了多处集中供水点,按时发放饮用水。有的乡镇还在集中供水点安排了应急储水袋,集中存放饮用水。三和乡的旱灾最重,县防指安排送水专车,在该乡设立13个送水点。乡里成立了送水服务队,投资8万元购买了送水车、送水袋,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6点穿梭于各个送水点与村民住户之间,基本保证6000多群众和近3000头大牲畜的用水。
除了县防指的送水车队外,“党员送水队”、“企业送水车”等等送水队伍活跃在乡村一线。中联重科汉寿分公司调集4辆10吨的运水车组成送水服务队,除了每天为东岳庙、月明潭、太子庙等乡镇的白家铺、晒谷岩、涂家段、朝阳桥、白竹驻等村组受旱群众送水外,特意安排一台送水车驻扎在丰家铺乡,村民有急,随喊随到,送水上门。
除了县乡联手、企业援助开展送水下乡进村之外,县里的还采取以奖代投、部门援建、群众自筹的方式,发动乡村和广大村民打井找水。10多天来,县长杨昶三次下到岩嘴乡黄岭岗、廖家汊、金安等村组,现场督导打井,眼下,该乡己打出10多口高质量水井,确保了1600多村民和大牲畜饮水,还灌溉农田2000多亩。
汉寿县防指负责人介绍:送水、打井,两条腿走路。解决了4万多人口、5000多头大牲畜出现的饮水困难,同时也缓解部分农田的抗旱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