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教育专家给最牛高考班泼冷水:魔鬼训练毁悟性

来源:人民网 作者:林露 王玉雪 编辑:蔡娟 2013-07-20 14:21:28
时刻新闻
—分享—

  原标题[教育专家给“最牛高考班”泼冷水 魔鬼训练学生毁悟性]

  人民网北京7月19日电(记者林露 实习生王玉雪)随着2013年高考成绩的公布,各省市所谓的 “最牛高考班”争相在媒体上炫耀,平均分数、一本上线人数、考上北大清华的人数,一个个令人眩目的数字让许多家长和考生趋之若鹜。但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看来,“牛校”、“牛班”的出现是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结果。“各个学校的发展本来应该是平等的,但由于人与人之间权利、资源配置等的不平等,导致了校际之间权利的不平等,这是“牛校”出现的根本原因。”

  每年高考过后,各地的高考“牛班”都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湖南师大附中高1018班40个考生中39个被保送到重点一本,其中26人保送到北大清华;山东青岛莱西一中南校09级一班的56名学生全部一本达线,全班平均分数649分……在中国这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国度,分数是“硬道理”,入读一所好高中被视为通向一所好大学的重要通道;办成一所“牛校”、带出一个“牛班”不仅成了学校的荣耀,俨然也成为了政府的政绩,于是乎,各种新的教育竞赛由此拉开,掐尖抢生源、严苛校规等各种“抢分”手段层出不穷。

  “本来,学校之间发展应遵循一些基本规则,有一套校际伦理;学生受教育权利应是平等的,成长发展需求也具有多样性。但是,长期以来,校际伦理被打破了,多样性发展需求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形成了学校的关注点集中在分数上面,所有学生都按考试分数排队,这样的教育理念和定位导致社会上一批“牛校”的出现。”

  储朝晖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抗战前,还没实行全国联考,当时社会上的一批“牛校”,牛在教学质量、学生学业、学校社团生活丰富多彩。而纵观当下的“牛校”,给人共同的感觉都是在通过“魔鬼训练”提升学生的考试分数,让学生在一个方面发挥到极致。但是,“魔鬼训练”也带来了两方面的弊端。一方面造成“题海没志”,由于过度强调分数,学生没有生成健全的志向,造成30多年来高考头名学生后来的发展状况并不理想;另一方面,造成对孩子悟性的伤害,由于过度训练造成机械化、模式化的思维,毁损了悟性,影响到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相比较而言,现在的“牛校”只是牛在考试分数方面,可以说处于一种不健全的状态。

  我们需要的是现在这样的 “牛校”吗?这也许是个智者见智的问题。“安得良校千万间,普遍培养天下英才。”储朝晖一语道出了他的美好期望。他说:“政府应平等对待每所学校,不再把学校分成三六九等;高中要走特色发展之路,寻求多样化发展,同时强化校际伦理的建设;学生、家长需理性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学校。”储朝晖认为,是不是真正的“牛校”,更应该看的是学校里的所有学生在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的发展。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